内外兼修催蝶变 美丽家园入画来

石狮日报   2020-07-23 09:14

  后杆柄村用“三清四美”清出的空地打造了12处微景观,本月即将全部完工,闽南乡村韵味浓厚;梅林村利用“三清四美”整理出近20000平方米土地,正在规划渔家乐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50万元;沙美村将“三清四美”清理出的空地改造成50多块微农田,由村民认养,村庄干净清新宛如桃源……今年年初,疫情严峻,永宁镇化压力为动力,在全市“家园清洁”行动要求做好“三清”工作的基础上,深化提出开展“美丽家园·携手共建”行动,做好“三清四美”工作,达到“全域景区化、村庄景点化、房屋景观化”的更高目标的要求,为全面推进永宁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先难后易 以点带面

  基层工作,但凡涉及到“拆”字,多数人都会觉得难,在“三清四美”工作中,永宁镇反其道而行之,先难后易,从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拆起,从历史遗留的违章搭盖拆起。

  在沙美村,永宁镇从以临时搭盖为主体的20多年的菜市场拆起,由下点点长带队打响头炮,菜市场拆除后,沙美村拆违工作势如破竹,两个月里相继拆除30多栋危房、养殖搭盖235处、铁皮遮阳(雨)棚和围墙35处,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基本做到全村范围内无乱搭乱盖现象,而且没有赔偿群众一分钱;在梅林村,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东头、西尾两个渔市场,多为渔民乱占乱搭,市场环境杂乱无章,村民投诉较多,永宁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从治理侵占做起,强力拆除原先乱搭乱盖的渔市场,解决了这一困扰村民二三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埭,永宁镇从村主干1200多平方米的临时搭盖拆起,挂图作战、逐一销号,原来的拆违阻力少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空间顺势“让”出来。

  镇村协力一起“啃硬骨头”,对待群众做到“一碗水端平”,由此以点带面,使“三清四美”工作在永宁镇全面快速铺开。

  废物利用 清新田园

  刚开始推进“三清四美”工作时,永宁镇就意识到,“三清”后没有建设利用,很容易“回潮”,但如果要大搞建设又需要大笔建设资金,如何利用好清理出的土地呢?永宁镇自有妙招,该镇引导各村(社区)利用废弃的交通护栏等扮靓村居,改造微田园,回归乡村本色。

  2月初,永宁镇率先在西偏村进行“种花”试验,西偏村不请正规绿化,自己研究花的习性、土壤、管养,上淘宝花了500元买了一大袋格桑花仔,请村里的环卫工培土种植、管养,于是就有5亩左右的“垃圾堆”摇身一变为“小花园”的美丽景观,不仅赢得村民和游客的赞誉,而且为村庄后续建设赢得了空间。3月,沙美村陆续将村里清理出的土地改造成房前屋后50多块微农田,由村民认养管理,微农田的护栏是市里拆除不用的交通护栏,每一块微农田都立起了认养牌,上面登记着认养村民的名字和所种蔬果,如今该村果香四溢,村民们的田园生活乐趣浓浓。

  该镇其他村(社区)纷纷学习西偏和沙美的成功经验,用正确建设的理念,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成事,同样做到家园清洁、环境秀美。

  乡村秀美 村财增收

  在“家园清洁”行动中,永宁镇多个村(社区)焕然一新,家园美了,又清理出大片土地,意味着新的发展机会来了。该镇提出“百万村财”“一村一农庄”计划,指导各村(社区)用好“家园清洁”前期成果,以“美丽家园”带动“美丽经济”。

  前埔村将村交界处120亩“三不管”地带的荒地清理干净并实现复垦,为未来该村建设研学基地打好基础,该研学基地总面积350亩,内有果园菜地,还有一个池塘;梅林村拆除了村中东头西尾两个角落违建,整理出近20000平方米土地,正利用这片空地规划渔家乐,这一村集体经济项目预计将为该村增收50万元;沙美村拆除旧菜市场后将新建菜市场,该菜市场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每年将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西偏村在推进“三清四美”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旅游一条街内的24间店面出租的招投标,年租金37.8万元,每年租金5%递增,合约共签订8年,将为西偏村带来300多万元收益。

  内修环境,外修村财,在“美丽家园”建设中,永宁24个村(社区)你追我赶、各显神通,呈现出“前埔、郭坑等全市老典型经久不衰、再谱新篇,沙美、山边、西偏、后杆柄、子英、金埭、梅林等后起之秀崭露头角、勇于超越”的良好局面,一幅幅美丽家园的画卷已铺开,为永宁建设高颜值高质量的滨海文化旅游名镇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一阶段,永宁镇将继续把环境整治作为打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聚焦问题短板,系统推进、细处着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创造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永宁样板。(记者 占婷)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南安:“小票据”盘活“大资源” 七大类型
  • 丰泽区市场局:织密禁毒防护网 严防“药品
  • 农文旅融合促振兴 第十三届岵山荔枝文化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