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互助 石狮文明实践的新名片
在全省率先成立党员互助协会、设立党员互助基金,广泛凝聚党员爱心、开展精准有效帮扶,让困难党员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13年来,石狮市党员互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这项公益事业已成为石狮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张新名片。
完善帮扶网络 让关怀更有力
2019年年初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帮扶办法》明确提出“注重党内关怀帮扶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而早在13年前,石狮市便在党内关怀帮扶方面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2007年,在石狮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石狮市党员互助协会正式成立,负责统筹开展全市党内关怀帮扶工作,通过吸收各基层党委党建工作专职负责人、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有影响力的党员企业主为会员,并统筹民政、人社、卫健、工会、残联等单位的帮扶资源,常态长效开展互助帮扶。受到协会的感召,部分村(社区)也设立村级党员互助站(小组)及病困党员专项互助基金,定期开展关爱困难党员和结对帮扶行动。借由灵活的平台搭建,拓宽了党员关怀力量的下沉渠道,也在全市构建起一张面向基层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网络。
多年来,石狮市党内关怀帮扶工作从未止步。2019年换届后协会制定理事长联系基层工作制度,由15位副理事长每人联系1个基层点,广泛开展帮扶政策宣传、听取帮扶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帮扶工作碰到的困难问题及跟踪督查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等工作,确保党内关怀帮扶更精准、救助资金花在刀刃上。
规范运行机制 让救助更精准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党员互助这件好事要办好办实,有赖协会的主动作为,更需要协会的规范作为。
为了守住公信力这条“生命线”,石狮市党员互助协会成立之初,便制定章程,对协会的性质、宗旨、资产管理和使用等重大事项进行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石狮市党员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党员互助基金实施细则》等文件,严格基金使用流程。2019年换届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又制定了《石狮市党员互助工作日常管理办法》,规范日常工作材料归档标准,明确困难党员定期更新公示、走访慰问活动和贯彻联系基层等工作制度。同时,完善《石狮市党员互助协会病困受灾党员帮扶救助工作方案》,对救助范围对象、救助名额标准、救助申请办法和救助对象管理工作提出更严格、更规范的新要求。
通过互助基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救助对象层层把关、严格筛选,让每一分爱心都能花在实际困难的党员身上,真正让捐赠者放心、使受益者满意。据悉,13年来,石狮市党员互助基金累计慰问帮扶困难党员3300多人次。
坚持分类施治 让帮扶更实效
“老干局老党员王某,突发脑溢血,送去慰问金3000元”“永宁镇侨联党支部老党员张某,患肠癌,送去3000元”……
对遭遇重大病灾、急需救济的党员,根据困难情况一次性补助1000元至3000元;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党员、离任党员村干部中生活困难的党员,每月给予300元补助;年龄70周岁以上、党龄50年以上生活困难的党员,每月给予200元补助。这些,只是协会对重点帮扶对象进行生活救济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协会还注重因人分类施治,构建起生活困难救济、身体健康保障、思想情感关怀、能力素质提升的全面帮扶机制。比如生活保障方面,推动全市50个市直单位机关党员干部按照帮扶能力实行“一帮多”“多帮一”,与基层生活困难党员户结对帮扶,结合节假日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医疗救助方面,除了对因突发变故造成困难的党员给予一次性救急补助,协会还积极协调卫健、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提供就医便捷通道和优惠服务,定期组织医疗服务队开展下乡义诊、免费体检、捐赠药品等活动。此外,协会还联合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不定期举办水产养殖、作物栽培等各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待业党员免费参加,通过“授人以渔”,引导困难党员自强自立,提升自主“造血”能力。(记者 康清辉 通讯员 曾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