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公益劳动基地成爱心聚集地 市民采摘蔬菜自愿捐款

泉州晚报   2019-03-04 09:30

­  最近几天,不少石狮宝盖镇郑厝村、仑后村、塘边村的村民来到宝盖镇政府办公楼后方的一块菜地,采摘新鲜蔬菜。有的准备带回村里的爱心食堂为老人做饭,有的来体验采摘乐趣……采摘后,他们通过扫“一心基金”二维码捐献善款。

­  去年5月,宝盖镇政府、宝盖司法所计划建设一处公益劳动基地,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集中劳作场所,经商讨,他们“选中”了这块属塘边村集体所有的荒地。这一设想,得到塘边村两委的积极支持。经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开荒”,如今,荒地变绿油油的菜地,并向社会开放,成为“心田”公益劳动基地。

­  市民采摘后,可自愿扫码捐款。

­  荒地曾经杂草丛生,多方努力齐“开荒”。

­  基地的蔬菜免费送给村里的爱心食堂

­  荒地变身菜地 告别“脏乱差”

­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看到宝盖镇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消息后,纷纷赶来采摘蔬菜。采摘无需支付菜金,大家凭自愿原则,手机扫“一心基金”二维码献爱心。一阵凉风吹过,菜地特有的蔬菜香味和泥土气味沁人心脾。谁能想到,这11亩菜地,原本是无人愿意走近的“脏乱差”荒地。

­  “此前,荒地上的小山包加杂草有两三米高。到了夏天,大家眼睁睁看着数十棵芒果树上的果子逐渐成熟、掉落。腐烂的果子吸引来众多蚊虫,10米内无人敢靠近。”宝盖司法所所长黄艺艺说,去年5月,为了让社区矫正对象有一处集中劳动的场所,镇政府和司法所计划建设一处公益劳动基地。刚好镇政府办公楼后方的这片地常年荒废,他们想到,如果开发利用起来,还能改善周边环境。

­  “因这片荒地是塘边村的集体用地,我们便向村两委提出想租下这片地,他们一听‘公益’二字,立即表示愿意贡献一份力量,后经开会研究决定借用给我们。”黄艺艺说,去年5月底开荒,经过近半年的除草、改良土壤等,当年10月下旬,基地种下了第一茬菜。

­  市民可采摘蔬菜 “扫码”自愿捐款

­  平时,菜地由司法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浇灌等日常维护,社区矫正对象每周至少两三次到基地清理菜畦及过道杂草、垃圾等。司法所将20几名社区矫正对象分组,每组指定责任田。基地还有了自己的名字——心田,“社区矫正对象到这里进行劳动改造,反思所犯的错误,思考以后的人生,我们希望这里能净化他们‘心田’。更巧合的是,基地左侧的小山包除草后,从空中往下看竟是一个心形。”黄艺艺说,他们还在小山包上开辟了一块“果园”,种下莲雾、百香果、蜜柚、李树等,未来基地还将收获香甜的水果。

­  经过大家的精心养护,她清楚地记得,去年农历腊月十六,基地迎来第一次收成。目前,基地有花菜、包菜、白萝卜、大蒜、生菜等十多种蔬菜。这些蔬菜采摘后被免费送给困难群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  “我们也考虑到,仅送蔬菜,公益形式较为单一,我们还向石狮市慈善总会申请开设宝盖子账户,将基地向社会开放,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做公益。”她介绍,前不久,“一心基金”账户开通,他们将账户生成的二维码图案设计成一块广告牌,放置于菜园里,同时,防伪二维码也正在制作中。市民可到菜园体验劳作、采摘果蔬,自愿“扫码”捐赠爱心款。

­  知名度越来越高 村民出谋划策

­  记者注意到,宝盖镇微信公众号“魅力宝盖”的图文直播“心田——宝盖镇公益劳动基地”项目中,常有基地最新的动态发布。日前,宝盖司法所发布“邀请”信息,希望市民如果家里有种植常用的中草药树苗或种子的,可提供给基地。

­  “去年开始,周边村民得知基地的情况后,常向我们提建议,还有热心的阿姨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过来帮忙。”黄艺艺说,他们会采纳一些建议,如在基地划一块场所种植中草药。未来,他们还计划与农业部门合作,邀请专业人员来基地做指导,提升果蔬产量。

­  随着“心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体验的市民逐渐增多,相关部门呼吁市民,在采摘时注意脚下的蔬菜,按需摘取,不要过度采摘以免浪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请大家多多爱惜,文明摘取。”(记者 陈灵 詹伟志/文 黄艺艺/供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