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码警”林少钧:从一张门牌到智慧城市
门牌是房屋的“身份证”,一张张门牌里演绎的千万家庭故事,构成了最暖的城市记忆。门牌的更迭演化,或可窥见城市的发展变迁。
2015年10月,石狮第一张二维码门牌在凤里街道辖区安装上墙,这也是福建省内首张“智慧门牌”。一个基于二维码门牌的“智慧房屋”时代正式拉开序幕,其背后的大数据集成共享应用服务智慧城市发展的潜在空间更是令人瞩目。
作为二维码门牌安装、应用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市公安局“e警务”专班成员、凤里派出所副所长(现借调治安管理大队)林少钧颇为自豪地说,“石狮探索制定的二维码楼门牌规格被认定为全省统一标准,‘石狮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去年4月石狮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二维码门牌安装和地址标注的全覆盖。”
在二维码门牌推出之前,我市沿用的是2005年集中编制的传统门牌。林少钧说,十余年来,城市道路改造、旧城拆迁和新区建设,特别是镇中路、长福社区、钞坑村、幸福新城等新建、改造小区、路段楼门牌覆盖率较低,部分道路的门牌规格大小不一、新旧混用,出现了断码空号、号牌不符、跳号重号等乱象,既给群众生活、外来商旅造成诸多不便,也给治安管理、消防抢险、医疗救助、邮政快递等方面造成不少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二维码门牌呼之欲出……
一张门牌的改变,究竟能够带来什么?“二维码门牌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意味着嫁接在二维码上的便民服务功能也延伸和辐射到千家万户。”林少钧表示,目前二维码门牌的社会化应用功能不断完善,可提供户政业务办理、居住证申领、出租房屋管理、房屋租赁、导航、门禁、导游、快递、缴费等诸多民生服务。
林少钧是永宁人,近年来伴随着永宁旅游发展定位,滨海观光和生态农场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每当回家看到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永宁旅游观光,拿出手机扫描景点门牌上的二维码,获取旅游路线推荐、景点讲解及美食导航时,林少钧总觉得很欣慰。他说:“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能为家乡做贡献,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还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石狮市120急救中心的一个工作人员曾提起,自从有了二维码门牌,群众只要告知门牌号码,急救人员就可以直接精准导航至事发地,免去了以往找寻地址的繁琐,最大限度缩短了拯救生命。“在生命面前,每一秒的时间都是非常珍贵的。”这是急救工作人员的原话。
更令人期待的是,二维码门牌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支撑,依托二维码门牌的标准地址应用汇集形成城市大数据资源。目前,林少钧和同事们正积极推动综治、工商、质监、建设、房管、供水、电力、燃气、电信等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物业小区、社会组织等应用标准地址开展管理和服务。“数据采集共享,数据碰撞对比,促成社会治理的精准智慧服务。”林少钧坦言,这是下一阶段的发力方向。
自从有了二维码门牌,林少钧和同事们有了一个新称呼“码警”。继全市14余万块二维码门牌全覆盖后,新一轮预计50余万块的户室牌也已经开始制作安装,“码警”们将为了又一次全面覆盖,而万“码”奔腾。(杨德华 李荣鑫)
点评:民生是最大的福祉,警务改革对接服务民生。在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下,向科技要警力,“码警”积极探索基于二维码门牌的标准地址管理应用,以石狮公安的智慧为全省贡献“石狮标准”,并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形成大数据,精准服务城市智慧发展。城市越智慧,百姓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