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许厝埔菜市场爱心接力 照顾流浪汉三十余年(图)
阿憨很爱哭,每每听到“妈妈”两个字,眼眶就忍不住盈满泪水。
自从阿憨受伤后,菜市场的街坊都会找邓丽媛问问阿憨的近况。
流浪少年乐于助人 好心摊主收留安顿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两年。摊主们发现,阿憨虽然口齿不清,浑身脏兮兮,但不会骂人打人,更不会打扰他们做生意,有时甚至会主动搭把手。菜市场有个卖水果的摊位,白天要将水果搬出来摆放,晚上要将水果搬回店里,阿憨主动帮忙,摊主王户对此并不反感,并在事后拿了几个水果送给他。
有一天,菜市场一食杂店的老板颜长(注:今已过世)蹬着一辆满载可乐的三轮车正艰难地爬坡,突然感觉一下子轻松许多,转过身看到阿憨正在后面用力地帮忙推车。感念于阿憨的帮助,此后店老板每日三餐都会从家中多带一些饭菜过来给他吃,还主动带阿憨到理发店剪头发刮胡须。一些摊贩主动拿来一些干净的衣裳给阿憨穿。理完发穿上干净的衣裳后,阿憨顿时精神了许多,看起来还挺帅气。店老板看他憨头憨脑,便为他取名阿憨,从此这个名字就这样叫开了。此后,阿憨便跟着店老板身后帮忙,晚上就睡在食杂店门口原本摆放可乐等物品的竹床上。
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食杂店老板因故无法继续照顾阿憨。失去依靠的阿憨为此大哭了一场。看着阿憨如此可怜,店老板与许玉兰商量,希望她能帮忙接济阿憨。“家里人多都要吃饭,多帮他煮一碗也没啥,也是积德行善。”心善的许玉兰当即答应。
相处一段时间后,阿憨基本能听得懂闽南语,只是不太懂得表达,但与他熟悉的人多少能从他只言片语中猜出想说的内容。此后几年,阿憨每天依旧在菜市场逛着,众人喜欢叫他帮忙,他也很乐意。
宽仁社区民风宽仁 众人争相帮助阿憨
宽仁社区自古以来民风淳朴,80多个姓氏和睦相处,是闻名遐迩的和谐之乡。许厝埔菜市场内有座石狮城隍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其他民俗节日,到庙里的善男信女拜完神明后,时常会把一些水果、糕点、糖果等贡品送给阿憨吃。“每次有人拿食物等东西送给他,他都会拿到店里,告诉我们这是谁给的,绝不会自己偷偷吃掉或者藏起来。”邓丽媛说。
老实本分、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阿憨得到众人的好评和信赖。有时一些摊主需要买什么东西,会写纸条让他帮忙买,即使价值几百元上千元,对方都会让他赊账,等事后摊主自己过来结算。
菜市场不少人同情阿憨的遭遇,常常帮助他。有时煮饭时经常多帮他煮一碗,带过来给他吃。阿憨食量大,一天能吃四五顿饭。对于送过来的食物,他几乎来者不拒,最喜欢吃面食和肉皮。
一家两代爱心接力 提供食宿三十余载
“阿憨天天睡在外面也不好,不然你们腾出一块地方给他睡?”附近摊主向许玉兰建议。许玉兰与家人商量后,拿来一张竹床,并亲自做了两条长凳。自此,阿憨不再露宿街头,生活也安稳了许多。
每天,阿憨6点多就起床,跟着许玉兰和家人到菜市场开市。7点多回到许玉兰家吃早饭,然后再帮守着摊位的家人带来饭菜。
随着子女相继成家,加上年岁渐长,许玉兰把猪肉摊交给女儿邓丽媛和邓丽辉打理。令人感动的是,两个女儿接力承担起了照顾阿憨的责任。夏天时,许玉兰的女婿和儿子会定期帮阿憨洗头洗澡。每逢过年,一家人都会为阿憨添置几件新年衣裳。为了避免春节期间生意太忙忘了给阿憨买新衣裳,去年农历十二月初,一家人就为阿憨买了新衣裳。邓丽媛怕冬天太冷,给他买了套保暖内衣以及运动裤,她的弟弟则给他买了一件厚厚的羽绒服。
遭遇车祸住进医院 医护人员照顾有加
然而这些新衣裳还没穿上身,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1月31日,一般7点多就会到摊位的阿憨却迟迟没有出现。
“阿憨到底去了哪里?”等到8点,阿憨仍没有回来。邓丽媛一家感到不妙,赶紧全家出动寻找他的下落。他们去了阿憨常去的一些地方,以及社区附近的一些背街小巷寻找,但并未发现阿憨的身影。
“你们如果在路上看到阿憨,记得把他载回来,车钱我来付。”当天上午8点半,焦急的邓丽媛对菜市场附近的摩的司机们说。此时,恰好一位摩的司机经过说:“阿憨刚被送到石狮华侨医院,你们可以去那里找找。”邓丽媛立即托人到医院问询,起初不知从何问起,无功而返。后来听说可能会在医院的外科,便再次前去问询。医院表示,刚收到两位病人,都在做CT检查,其中一位无名无姓。检查完后,邓丽媛终于见到头上缠满纱布的阿憨。此时的他痛哭流涕,一直喊疼。经过检查,他除了额头受伤之外,还断了四根肋骨。
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对阿憨照顾有加。护士们见阿憨可怜,经常在叫外卖时,多帮他点一份餐。护工刘荣涛还自掏腰包买衣服给阿憨换洗。春节期间,刘荣涛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守在阿憨身边,护士们多申请了几张食堂的餐票拿给刘荣涛,让他给阿憨打一份丰盛的年夜饭。“护士长还拿了100元给我,让我给他买点东西吃。”刘荣涛笑着说。
盼其找到家乡亲人 有个归宿安度晚年
“阿憨恢复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出院?”春节期间,时常有顾客和摊主向邓丽媛询问阿憨的病情,一些人还专程跑到医院探望他。春节前,以往每年春节都会拿200元红包给阿憨的大姐得知阿憨住院,心疼不已,表示等他出院后再过来看望。春节后,一位老顾客特意从家中带来刚做好的海蛎煎要给阿憨吃,才知道他遭遇车祸。
“虽然大家都很关心阿憨,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与家人团聚。”邓丽媛说,她曾问过阿憨他是哪里人,他只零星提过福州,家里有个哥哥、嫂嫂。在阿憨年轻时,有福州人过来这里做生意,他们也拜托那人帮忙了解。后来,真有一对福州的母子来到这里找阿憨,不过并非他的亲人。当时菜市场的不少摊贩都表态,如果阿憨要回福州,愿意出资凑够路费。在还不富裕的几十年前,竟凑到了好几百元。平日独处时,阿憨时常一边哭,一边念着“想妈妈”,此情此景,看了令人动容。
“我们认识阿憨30多年,已经把他当成亲人。”邓丽媛说,阿憨年纪也越来越大,身体不像从前那般健康,这次车祸住院,他们也抽不出时间去医院照顾,只能利用闲暇时间,煮一些大骨汤或鱼汤送去给他补充营养。
“我母亲今年72岁,我也50岁,我们下一辈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还要赡养我们,怕是没有精力再顾及阿憨了。”邓丽媛说出心中的担忧。如果阿憨找不到亲人,她希望相关部门能为阿憨找到一个合适的安置场所,让他安度晚年。
目前,凤里派出所民警已采集了阿憨的血样和指纹,积极帮他寻找亲人;民警正在多方协调落实阿憨的户籍事宜,以便他能享受到更为妥善的安置;派出所也打算将其列为所里的困难群体帮扶对象,建立起帮扶机制,为他提供必要的援助。(记者 许文龙 詹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