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做好登革热预防宣传工作
连日来,我市卫计部门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蚊灭蚊工作和预防登革热疾病的宣传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据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
登革热主要临床表面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治疗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为主。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专家介绍说,集体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手段,而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又是防蚊灭蚊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环境改造方面,做好封、填、疏、排、清很重要。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排:排清积水;清: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在环境处理方面,一是要控制水生和陆生植被;二是要冲刷河道水闸;三是定期清洗家庭水缸与养花容器;四是定期清洗家禽和家畜饲养环境;五是上门收集垃圾并推行垃圾分类管理。
在个体防蚊方面要注意,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要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在家里及附近,要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记者 许长财 通讯员 邱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