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狮 > 石狮新闻 > 正文

石狮花甲老人自创养殖方法 打破青龙虾和红斑鱼难养神话(图)

2016-07-07 10:25 来源:东南网 0

­  即将成熟的龙虾。

­  收获是最美丽的风景,梦想或许也能用称量。如今的石狮渔民蔡上碧、蔡明灯便期待着农历春节的到来,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精心培育三年的海鲜便可以进入市场,而且按照目前市场趋势应该可以赢得一个好价钱。

­  两位老人每天都会来到海边照看养殖基地。

­  潜心钻研

­  一对渔村花甲老人合作开办了养殖所

­  石狮市永宁镇浯沙村是一个面朝大海的闽南渔村, 蔡上碧、蔡明灯两位现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自幼便在这里长大,靠海为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私底下他们亲切地称呼彼此“少年仔”和“同安豆腐”。蔡上碧比蔡明灯年长一岁,身高略高,性格较为开朗,而蔡明灯则会略显羞涩。

­  也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话题和理想,2013年,两人合作成立了“联盛养殖农民合作社养殖场”。养殖场不大,距离海岸200米。那里目前主要暂养了野生青龙虾和红斑鱼。“所谓‘暂养’,即水产动物苗种放流或移至养成池养殖之前进行的适应性短期饲养。”蔡明灯对于大家陌生的“暂养”一词做了解释,同时边看着一旁的蔡上碧一边笑着告诉记者:“是蔡上碧带领我们成立合作社的。”

­  蔡上碧说,自己从小生活在渔乡,十五六岁便跟着大人下海捕鱼,“那时候就萌生了暂养青龙虾和红斑鱼的念头,因为两种海鲜都是不易养殖的品种”。而这几年来,蔡上碧便是靠着观察青龙虾和红斑鱼的生活习性不断摸索,也为后来的养殖事业奠定了基础。

­  “将养殖池设置在距离海岸线200米的地方,是否有特点的依据和意义呢?”

­  就记者的疑问,蔡上碧并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他微笑着表示,这个距离是他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至少对于这片海域还说,这个位置应该是最佳暂养点。

­  在两位老人的带领下,记者趁着退潮时露出水面的小路来到养殖池边。这个养殖基地大约有五亩,被分成48个养殖池,均用50米长和1米宽的水泥板为隔四周,每个养殖池最深2米,最浅1米。蔡上碧告诉记者,这些养殖池是2013年建造的,当时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到南安收购石材边角料,后来也向石改房购买拆迁的石材,再利用海蛎船将石材从岸边运送到指定的地点。然而,这些都只是基础工程的一部分。为了活络海水,避免退潮时龙虾和鱼缺氧,蔡上碧和蔡明灯还在养殖池的两边建造了两个蓄水池,海水通过蓄水池流通,这便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水池内的含氧量。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丈夫因家暴获刑1年出狱后又上门找人 她申请人身保护令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