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狮十大人才工作回眸(图)
全国首个县级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
泉州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沙龙在石举行
2015积分入学凭证发放
2013—2014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合影
滴答、滴答……2015年,已成为历史。这一年,有太多的人才亮点引起关注,有太多的人才话题引发讨论,也有太多的人才事件值得总结。所有这些亮点、话题、事件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向高层次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将这些人才事件串联起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这一年石狮人才事业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一年来人才领域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这一年,石狮印发《2015年人才工作要点》、入选泉州纺织服饰产业人才聚集基地、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出台《关于支持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扩大新市民积分惠及面、开展了“第三届石狮市优秀人才”评选活动、V-WORKS创客空间入选第二批省级众创空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石狮人才领域的2015。
亮点一:入选泉州纺服产业人才聚集基地
2015年3月,我市纺织服饰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入选2014年度泉州市产业人才聚集基地,并获得5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建设。
人才是“东方米兰”的根本载体。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东方米兰”计划,着力在优化环境、引进人才、搭建平台三方面下功夫,为建设“质量石狮 东方米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筑巢”方面,优化服务,提升留才环境,出台《石狮市集聚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暂行办法》,设立纺织服饰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为纺织服饰人才个人进修、办展参展等提供经费保障。在“引凤”方面,创新机制,拓宽引才渠道,组团赴中国美术学院等13所国内知名纺织服装院校,逐一签订人才培养引进、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在“展翅”方面,搭建平台,鼓励干事创业,做大做强“清华总裁班”、“青商学苑”、“欧洲参访之旅”等培训载体,累计培训各类高层次人才3000余人次。投资3.5亿元建成全国唯一一个以服饰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园——星期YI纺织服装产业创意园。
亮点二:全国首个县级市设计师协会成立
2015年4月17日,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伴随着2015石狮国际时装周开幕的钟声正式成立。这是我省区域内继福建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厦门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之后成立的第三个服装设计师协会,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在县级市成立的服装设计师协会。
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的成立,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业界的大力支持。这当中,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凤里街道办事处把筹建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作为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为支持该协会发展,我市还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扶持政策,计划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落实政策工作,向广大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及企业推出服装设计师会所、JESEID STYLE集成店、青年设计师创业平台和公共咨询服务平台等四大沟通交流平台,推动纺织服饰由“服装制造”向“服装智造”转型升级。目前,该协会已聚集设计师235名,其中中国“金顶奖”设计师4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13名。
亮点三:开展第三届石狮市优秀人才评选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表彰在石狮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营造“尊才、重才、惜才、爱才”社会氛围,2015年8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第三届石狮市优秀人才”评选工作。
活动自2015年8月份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市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热烈响应,共有110人报名参评。经涉才主管部门和市委组织部的联审筛选后,邀请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闽南理工学院、福建省社会工作专家委员会、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等单位相关专家和我市相关涉才主管部门负责人联合评审,并经征求纪委监察、文明办、法院、检察、综治、计生、工商、税务等9个部门的意见,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优秀人才正式人选33名。根据《石狮市优秀人才选拔管理规定》,市委组织部对获评的优秀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个管理期为三年。三年内,优秀人才可享受11项待遇,如: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津贴;对优秀人才承担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给予重点倾斜等待遇。
亮点四:建立重点民企人才服务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我市民营企业的人才服务,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11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选一批民营企业。目前,初步审核确定13家作为人才工作重点服务企业。同时,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推荐优秀人才工作者担任人才工作特派员,目前初步确定13名。
人才工作重点服务企业实行滚动管理,每3年重新确认一次,将采取政策信息“直通车”、选派“人才工作特派员”、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开展企业人才专项培训、提供人才公共服务、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等七大措施来服务重点企业。同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分别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和人才工作特派员制度。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在重点服务企业中产生,每年按照好、中、一般三个等次给予每名考核合格的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1200元、1000元和800元工作补贴。在选派“人才工作特派员”方面,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选派正式干部担任“人才工作特派员”,特派员负责挂钩联系人才工作重点服务企业及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
亮点五:开通线上线下人才工作宣传平台
为强化人才特色宣传,2015年8月,中共石狮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依托《石狮日报》开设“城市·产业·人才”宣传专栏,开通“石狮人才”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工作动态、人才服务等信息。
人才工作宣传中,不定期在“城市·产业·人才”专栏报道我市各涉才工作部门工作动态及推介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目前刊发宣传稿件90余篇;通过“石狮人才”公众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各类资讯,全方位服务用人单位和人才,播报有关人才信息稿件近200条;持续编印每月一期的《石狮市人才工作简讯》,目前已编发29期。落实泉州市“爱泉州·重人才”系列宣传工作,推荐并协调“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第五批“泉州市优秀人才”石狮市海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纪显勇参与广播公益报时;推出《石狮人才风采》,大力宣传我市人才工作先进典型。
亮点六:八万多名新市民在积分系统建档
2014年5月,我市在全国首推以“积分入住”为核心的新市民积分管理工作,有效整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积分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人力资源虹吸效应,激发了新市民扎根石狮、建设石狮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万余名新市民在积分管理系统建档,共兑现包括积分入住、积分入学、积分入医、积分入保、积分培训、积分创业等服务指标1000多个。
为进一步扩大纳入新市民积分管理人员范围,2015年8月,我市修订出台《石狮市新市民积分管理暂行规定》,将在石狮市合法稳定就业持有《台港澳人员就业证》且从未取得石狮户籍的台湾居民、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纳入“石狮市新市民”范畴;扩大就业认定范围,增加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各类非公经济组织单位。同时,研究制定《石狮市民办高校人才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将民办高校人才纳入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办法》更加简便易行,可操作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更有利于全面推进积分管理,可让更多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享受到优质的新市民积分服务,实现“同城共享”。
亮点七:两项目入选泉州市人才项目试点工作
2015年6月,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时尚学苑”被确定为泉州市2015年人才工作试点项目。入选的两个项目将突出“试”的特点,敢于探索和尝试,在充分吸收借鉴全国先进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和突破,力争打造成人才工作“精品工程”。
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是由团市委为主指导,以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石狮青商会运营管理的零成本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已与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6家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聘请20名优秀青商担任全线性辅导团导师。2015年11月,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正式启动招商工作,仅仅三个工作日,就有50多位创客分别通过微信、电话、登门等方式申请入驻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2015年12月,孵化中心V-WORKS创客空间入选第二批省级众创空间。石狮市服装设计师协会“时尚学苑”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具体指导,推行与国际知名院校的订单式、定制化培养模式,组织我市首批13名服装设计师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进修学习,组织10名纺织服饰创意设计人才赴台交流参访,促进提升我市服装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时装设计人才的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和时尚创新开拓能力。
亮点八:博士后站获评首批省优秀工作站
石狮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3年建站以来,先后与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了博士后研究人员14名,其中有9人在纺织服装企业从事纺织印染新型科技研发,为我市产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高达2亿元。2015年3月,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首批福建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名单,石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围福建省首批10家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榜单。
石狮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市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研发平台的代表。近年来,我市创新“政府+院校+企业+基地”培养模式,先后与四川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福州大学签订定向培养合作协议,在三个引进院士的企业设立海外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分站、研究生实验基地、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并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推动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的项目优势对接,促成建立清源公司—福州大学环保材料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宏太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棉休闲面料研发中心、冠宏公司—福州大学功能材料产学研研发中心和汉祥公司—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技研发中心等7个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亮点九:设立科学技术奖最高奖励50万元
2015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激发广大人才扎根石狮、服务石狮和创新创业热情,先后制定了《关于支持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石狮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2015年12月,对全市61位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发挥人才资源再造产业优势,对新落户石狮的“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工作室,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设计师、面料辅料采购师、时尚搭配师等实用人才,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按其年收入的6%予以奖励。重奖在石狮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个人,设立重大贡献奖、科技创业奖、科技进步奖和专利优秀奖,对获得石狮市科学技术奖的组织或个人将由石狮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其中,重大贡献奖的奖金数额为50万元人民币;科技创业奖的奖金数额为15万元人民币;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数额为10万元人民币;专利优秀奖的奖金数额为5万元人民币。
亮点十:兑现首批产业工人职业资格奖励
2015年国庆节后,我市完成首批产业工人第一季度职业资格等级奖励发放工作,共发放生活补贴14.5万元,其中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13人、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21人。按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
2014年7月,我市出台《关于产业工人职业资格等级奖励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规定,对在我市当前申报企业工作且缴纳社保两年以上,并签订三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年龄内的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三年。可以说,“产业工人职业资格等级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兑现,为建设“人才、人口、人气”聚集城市,打造人才聚集基地,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我市产业发展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奠定了扎实的“保底”基础。(撰文:记者 周进文 通讯员 颜长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