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中心城区道路积水治理成效明显
昨日下午,省住建厅督查我市排水防涝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含水务处)负责人陪同督查工作。记者从现场检查后的汇报会上获悉,经过多年持续治理,中心市区道路积水专题治理工作成效明显,易积水点位由2007年时的32处,缩减为如今极端天气条件下的8处。
处于风头水尾的石狮,受地理条件制约,中心市区排水通道主要依靠东、西两条排水沟,汇至龟坝闸后从蚶江十一孔桥闸排入泉州湾,防洪排涝工作压力大。因此,石狮市始终把排水防涝作为城市防灾工作的重点,持续不断加大防治建设。2007年,石狮委托省水电设计院编制《石狮市中心区防洪排涝规划》,按照20年一遇标准设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2010年沿海五镇也委托同济大学编制排水规划,以此指导石狮沿海防洪排涝工作。
而今,我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网系统框架基本完成,城市防水灾害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14年底,市中心累计新建、拓宽、改造东、西区排水沟39.6公里,其中:东区排水沟17.8公里,西区排水沟21.8公里。累计完成雨水管道铺设220.89公里,雨水检查井6036座,雨水口井10251座。强化影响城市防洪排涝节点突破,完成龟坝、雪上沟水闸拓宽改造,排洪通道中雪上水闸、龟坝调节水闸已经拓宽建设,投入使用,排水能力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坚持每年清理排水河道、管道,近年来河道、排水管的清淤量达到10万立方米;城市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完成改造、提升,形成一套科学运行、调度、紧急状况的应对管理机制及管理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城市在遭遇强暴雨过程中的积水问题,2007至2011年,石狮市连续实施四期市中心区道路积水专题治理工程,同时结合道路改造也进行积水治理,如西环路的灵秀镇政府处等。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曾出现32处积水点经治理后基本消除。“在特强暴雨或风、暴、潮遭遇时仍有8个点位还可能出现积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局水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但在短时间内,这些积水都能够退去。
据悉,我市已委托省气候中心开展城市雨型研究及石狮市暴雨公式修编,并编制城市防涝排水规划。同时,启动石狮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结合道路建设开展积水治理,解决困扰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的积水问题。(记者 林恩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