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开展古树名木普查 初步确定全市有36棵百年老树
灵秀港塘古榕树“肚子”里包着土地公庙
鸿山邱下的 百年乌桕
祥芝赤湖一棵榕树“独木成林”
宝盖后宅西圳桥旁的古榕树
乡魂,就在村口的那棵老树底下。每一个古老的村庄似乎都会有一两株古树屹立于村口,静静地守护着一方水土。古树是村庄的根,古树是村庄的魂。它们枝繁叶茂,百年以续,见证着那里一代代人生命的轮回,记录着村庄历史文化的变迁,承载着老百姓们深沉的期望……
若非古树名木普查,我们对石狮这些古树多半会以“那棵大树”相称。而今,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对孩子、对游客说——这是一棵百年老树。于是,人们对她便有了更多的敬仰。正是出于那份敬仰,连日来,本报记者探访了石狮的多棵百年老树,追寻年轮下深藏的岁月。
36棵百年老树
是如何确认的?
种下新树,不忘老树。今年6月份,石狮市正式启动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挂牌工作。经镇村(街道、社区)调查摸底、市林业部门邀请林业专家实地调查,初步确定,全市至少有36棵百年古树。
“报上来42棵,36棵确认为百年以上,剩下的6棵也有七八十年。”据市林业站提供的数据,百年老树在永宁最多达九棵,其次为蚶江七棵,第三为鸿山和灵秀,均为五棵。
不能锯树算年轮,古树年龄咋定?还有一种“钻孔鉴定”的办法,但对古树有伤害也不宜采用,只能是依靠外观特征判断,并结合入户调查资料加以佐证,“最终确定还有待省林业部门复核。”
走近百年老树
倾听光阴故事
众所周知,南方到处有榕树,榕树垂着长须,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仿佛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此番普查,列入石狮古树名木之列的榕树就达31棵,另有四棵鸡蛋花树和一棵乌桕树。
祥芝赤湖山兜东边山上的一棵百年榕树,用“独木成林”来描述毫不为过,山虽不高,但这棵榕树的树冠从山头一直覆盖到山脚。更加稀奇的是,其枝干垂落在地后,生根发芽向上顽强生长,又形成了一棵树;垂帘般的长须,一簇簇、一幕幕,仿佛让人置身于精灵的世界。山兜92岁高龄的蔡老先生说,据传百年之前这里有棵“扣瑞”树(闽南语音译),树老去后留下腐烂的树桩,一颗榕树种子正好落在老树桩上,历经百年便长成了这棵大榕树。
灵秀港塘香江路一口水塘边的百年榕树,造型颇为奇特,“肚子”里包着的石亭是一座土地公庙,无数的树根交织成墙,与内部的石亭融为一体。
鸡蛋花,是花还是树?在永宁子英村的两棵鸡蛋花其实既是树也是花,生长百年枝繁叶茂,足有三层楼高。到了花期,花瓣洁白、花心淡黄,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鸿山邱下的一棵百年乌桕树,是此次普查的意外之喜。村干部林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工作人员来村里查看完一棵百年古榕树后,在不远处的老屋前发现了这棵乌桕树,其根径虽仅约六七十厘米,但树皮龟裂干枯,腹部部位腐朽中空。“乌桕树腹部空洞越大,树龄越老!”工作人员胸有成竹,请来屋主一问,得知这棵乌桕树是其爷爷种下的,至少已有120年。
此番,记者还探访了宝盖后宅、蚶江水头的两棵百年榕树,或许是年代久远,村里人鲜少知晓其当年故事。只是村里人对这些古树充满着敬畏,或供上菩萨、或系上红绳,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念想。
历尽岁月沧桑
老树挂牌保护
谁都说不清楚,是一个村庄跟着古树长大的,还是古树跟着一个村庄长大的。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否给这些历尽岁月沧桑的百年老树更多的保护?
据悉,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市将统一给古树名木建档、登记、编号、造册、定级,逐一挂牌保护,并委托专业力量开展病虫害防治,让老树更加健康、更加精神。
另悉,名木和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将实行一级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 (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