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泥历经水火的淬炼 光芒永不褪色

泉州晚报   2017-10-18 19:33

­  柴烧的窑火

­  火给了窑存在的意义,窑赋予了火表现的价值。

­  情感洋溢的窑火一路前行,炉中气象万千;火焰,在瓷坯中眉飞色舞,上演一场生死别离的生命交响。

­  ——以致密凝聚内心的坚硬,用线条舒展褶皱的柔软;让肃穆映衬造型的生冷,以釉色表现肌肤的温润。

­  柴火一经点燃,就有水、火、土的支离与重生,就是破与立、完美与残缺之间相互依存的一道哲学。窑工日以继夜,手中的柴草仿佛是摇动的经筒,或为一窑炉火的超度,或为涅槃的觐见。

­  一万年前,先民茅塞顿开,燧石钻木,拉开生活光明的序幕。瓷的窑火,让大山倾听千年的脆响;瓷的窑火,催生泥土的风情万千;瓷的窑火,照亮通往世界的山路。

­  为此,上演陶到原始青瓷到白瓷的一场场革命;器型、塑像、五彩、青花……火之魅在历史的舞台上异彩纷呈。

­  晨间一炷香的袅袅升腾,韦编三绝的书生,被定格成民窑青花的文人特质。传承之中,窑火在瓷泥的肌理里,表达了艺术的张力和塑性。

­  洞若观火,一色春花香万里;一双诗意的慧眼,野火春风。

­  如雪的高岭土

­  戴云山脉,植被覆盖。经年珍藏的,是基坑之下皑皑如雪的高岭瓷土,袒露绰约若处子的肌肤。

­  与晨昏一起转动,是溪边木制水碓的一路相随;粗犷鼓点的节拍,舞出一段相逢人间的生命恋曲。

­  火等候着燃烧的欲望,在幻灭中寻找灵魂的救赎。

­  雪白的瓷泥,亿万斯年淤积成冰冻的河流,期待被塑造的重生;历经漫无边际的长夜,黎明一旦拉开黑夜的天际,便会在临水的溪边洗尽铅华,然后踏着呼啸的窑火飞翔。

­  想象是野外大火烧出泥土的脆性,敲开了先民的智慧之门。由此,土与火肇启了人类探知文明的脚步,也由此拉开戴云山脉“白瓷之母”的梦幻之旅。

­  辽田尖山,山坡散落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碎片碴口的横断面,抹不去先民徒手成型的伶俐表达。

­  转盘,是一坨瓷泥留给篾刀的舞台,美与力倾情上演,抒写化土为瓷的传奇。从大汉王朝到魏晋风度,穿过唐诗宋词的合璧韵律,一双莲般的巧手翻云覆雨;点燃近百年的元代狼烟,续写出明清的一轮如血残阳,直到今日扬帆出海的再度辉煌。千年的白瓷标签,粘贴在每个时代文化繁荣的脸上,成为中国的世界符号。

­  德化瓷泥,历经水火的淬炼,那永不褪色的光芒,炫出了炎黄子孙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坚硬意志。(万代辉)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