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治噪 为考生轻松备考送上了一颗静心丸

泉州晚报   2018-05-25 17:04

  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将到来,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泉州市行政执法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专项整治“零点行动”,重点整治全市范围内未经审批的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污染、滴洒漏、扰民现象。从快从重查处建筑工地施工扰民行为,把施工噪声扰民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为考生保驾护航。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整治行动将从5月17日持续到6月30日,各区执法局将每星期整治4次,其中两次为夜间整治,而市执法局也将不定期组织统一行动。

­  家有考生,焦灼便成了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中考、高考作为多数人求学路上最为重要的考试,无疑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社会新闻中,家长拦路护考的新闻屡见不鲜,家长们种种极端的护考行为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折射出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备考、迎考环境,对社会和谐亦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专项整治,不仅是一项有利于环保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社会稳压器的作用。

­  在此次的专项整治行动中,丰泽区兰台路一工地在行政执法人员发过三次责令整改通知书后,却还依旧顶风而上、我行我素。这不由让笔者想起本社媒体报道过的另一则新闻,在去年高考前,中心市区多个社区的广场舞队主动发起倡议承诺息舞四天,为高考考生营造安静的备考氛围,其中伍堡社区一广场舞队负责人在接受泉州晚报社记者采访时说道:“大家都有孩子,要为孩子们考虑。”朴素的语言却闪现出难能可贵的公共精神。由此可见,只有进行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社会群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才会减到最小值,而社会管理成本也才能有效降低。

­  日前,中心市区泉山路普明桥头一带,亦因聚集了各种摊点,马路成了“夜市”,污染和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些乱象甚至破坏了古城的市容市貌,经本报报道之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反响。夏夜的各种商业扰民行为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种种商业行为为一己之利,牺牲了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其中显现的公共道德贫血症,令市民诟病已久。

­  当部分人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道德之上时,可能都忘记了被尊为“市场经济之父”的亚当·斯密,不仅写出了《国富论》以揭示人的物质属性是利己的,同样也写出了《道德情操论》指出人的精神属性是利他的。从《国富论》的主题“财富增长”到《道德情操论》的主题“欲望约束”,亚当·斯密告诉我们,真正的商业道德是个人自制的同时也保持对他人权利和公共规则的尊重。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不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博弈,而是在互让互利中求得彼此的最大公约数。就此而言,工地治噪不仅是为考生轻松备考送上的一颗静心丸,也是社会环境治理中极其必要的一环。

­  夏夜商业扰民行为已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季节性社会治理问题,除了常态化监管与严厉处罚外,要让问题从他治走向自治,培养“换位思考”这一文明社会应该具备的共情能力则是题中应有之义。穆勒说:“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因此,只有当“互不打扰”成为社会群体之间彼此尊重的底线时,你我的权利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呵护。(周培尧)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