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为什么现在这么受人厌恶

环球时报   2016-12-21 17:14

­  执政生涯——这4年做了什么

­  朴槿惠怀着雄心壮志,带着美好许诺走进青瓦台,然而接近4年的时间,她的执政历程充满“挑战”。

­  朴槿惠正式展开总统任期前不到两周,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随着联合国强化对朝制裁,朝鲜对韩国发出连番威胁。之后,朝鲜又进行两次核试验。

­  在与日本关系上,2015年底,在朴槿惠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推动下,两国“突然”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对于“慰安妇”受害者和与她们一起战斗的市民团体而言,所谓“协议”实则为“屈辱协商”“卖国条约”。

­  今年10月,在朴槿惠就“亲信干政”事件发表第一次对国民讲话致歉后两天,韩国政府宣布与日本重启《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相关谈判,至正式签署仅用了27天。在野党对此大为不满。

­  对华,中韩自贸协定在朴槿惠强力推进下得以签署,但她执意部署“萨德”却导致两国关系遭遇“寒流”。

­  2014年4月,“世越”号客轮沉没导致295人遇难,9人失踪。客轮下沉期间,14份报告上交,却得不到回应,总统“消失”了7小时。韩国人的愤懑积压至今,并在10月下旬“亲信干政”事件逐渐发酵后得以发泄。

­  今年2月25日,即朴槿惠就任三周年的日子,青瓦台发行语录集《是先有人才有法,难道是先有法才有人吗》,收录了朴槿惠在3年间最常提到的词语: 依次是“国民”(5029次),“大韩民国”(4412次),“经济”(4203次),“发展”(2603次),“合作”(2557次)。但民众并不买 账。12月8日,盖洛普韩国的调查显示,朴槿惠的支持率为5%,对其施政给予负面评价者占91%。

­  其实,执政前期,朴槿惠在内政外交上都有所推进,特别是外交上,一度有声有色,但在全韩国对她失望透顶的氛围下,她成了一位“无能总统”。在同一 名韩国同行交流时,他甚至反问记者:“她(朴槿惠)有什么贡献?”提出“创造经济”,可是经济根本没变好,工作岗位没增加,“文化繁荣”被相关部门谋取私 利。韩国外学者黄载皓在《首尔新闻》上称,提到“创造经济”想到流动餐饮车,所谓原则性外交因关闭开城工业园区、就“慰安妇”达成协议、部署“萨德”等突 然决定而变得没有原则。他讽刺说,“朴槿惠让韩国人团结在一起,形成共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二级调研员杨宝峰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发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