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被商家二次出售:应加强监管消除隐患

泉州晚报   2018-04-09 11:40

  近日,大连一位大学生退了一份外卖,他担心这份外卖会被商家二次出售,所以在餐内放了纸条,“如果您吃到了请联系我……”。结果他担心的事还真发生了,退回的外卖果然被再次销售。此事引发网友热议,随着网购的普及,退货商品被再次销售的现象十分普遍。对此,有人认为,只要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二次销售无可厚非。也有人表示,应该杜绝二次销售的行为。

­  攸关安全岂能随意

­  乔木英杰:“退货二次销售”现象已然不是商家的疏忽与意外,而是其常态化的处理方式,这显然有违商家诚信经营的准则与要求。而且,从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角度来考虑,在食品领域,“退货二次销售”问题不应该发生。

­  泥河清心:外卖,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不仅需要强力监管,更需要严格的行业自律。商家把退回的外卖二次出售,就算外卖未开封,但从卫生、诚信和商德的角度来看,这一做法极不厚道。试想,如果客户知道这是二次销售的外卖,还会接受吗?再试想,已经在外面转了一大圈的外卖,即便真的不存在质量问题,商家自己会吃吗?所以,不管商家的理由有多充分,二次出售退回的外卖,就是一种不折不扣坑骗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  珍惜粮食不可浪费

­  湖南刘运喜:退货能否二次销售?对于这个问题,不宜绝对化,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就外卖盒饭,如果因为食品本身质量问题而退货,就绝对不能二次销售。如果与食品质量无关,而是因为个人好恶而退货,且食品未受污染,是可以二次销售的。把干净的食品丢弃,就是浪费粮食。

­  邵武古山何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既然商品未拆封质量能保障,为什么不能吃呢?一般家庭也都有吃过剩菜吧!当然,二次销售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完全没被人动过,而且商家也必须事先说明情况,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接受。

­  因势利导多方兼顾

­  孤灯下亮:打开的外卖被二次出售,的确犯了饮食方面的忌讳。不是说这份外卖已失去了“贞洁”,而是违反了人们一般不吃“别人剩下的”这一文化心理。对于被退掉的外卖,如果转手扔进垃圾桶,也十分可惜,这不仅是一种浪费,也增加了环境卫生负担。给它找一个适当的出路,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如建立专门处理过期食品,不宜再出售食品的企业,由企业将这些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者发酵转化为工业能源,也是善莫大焉。总之,处理的原则就是,既不欺骗消费者,也不造成浪费。

­  摇摇:商家完全可以有更灵活的变通方式,如提前告知二次消费者,在征得消费者同意的基础上,对餐食做适当打折处理,也可以将餐食回炉再加工后作为员工餐等。在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兼顾商家自身利益,才是可行的方法。

­  加强监管消除隐患

­  中言利尔:涉及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的问题,理应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堵得住污染食品上市流通的漏洞。特别是外卖在盒盖没有启封标志,是否已被打开难以辨别,行业监管部门更要制定严格的违规处罚标准,并辅以监管措施。一是适时予以抽查,形成食品卫生严格管理的态势;二是建立举报受理平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商家形成重视食品卫生的自觉。

­  曹建明:外卖退货二次销售,这个话题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对外卖食品如何进行监管。外卖餐食有一定保质期,并且在流转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污染,这是一个涉及食品安全的严肃问题,不是单纯的浪费问题。因此,就需要外卖平台和经营者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避免外卖退货,一旦发生外卖退货,也应该防止退货食品二次销售。相关部门应建立行业强制标准,对于违反规定的,应该严肃惩罚处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不给食品安全埋下任何隐患。(主持郑运钟)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
  • 郑州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国民党新北党部遭搜索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