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永春网 > 永春新闻 > 正文

永春发现原始青瓷窑遗址 泉州烧造陶瓷历史或提前2000年

2014-11-07 07:47 来源:闽南网 2
永春发现原始青瓷窑遗址,泉州最早烧造陶瓷的历史有望提前2000年

相关报道>>>

泉州考古发掘重大发现,专家称——辽田尖山商周窑址或是龙窑鼻祖

  

龙窑发掘初具雏形,它将泉州陶瓷史推前千年。

  东南早报消息,2007年,德化与永春交界的辽田尖山首次发现商周时期古窑址,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受到关注。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推早了泉州的瓷器烧制史,有望为我省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商周时期文化现象找源头。

  经过前期的考察与准备,今年10月26日,由福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馆、德化县文体局和永春县文体局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目前第一期发掘工作已经完成,商周时期古窑址已基本被挖掘出土。

现场挖掘

商周龙窑之上 还有另一龙窑叠加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辽田尖山南面的山头上,一座约十平方米的窑炉遗址已挖掘出土,从窑址可见该窑炉依山而建,具有一定坡度。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依据窑炉结构可以判定该窑炉为龙窑。“龙窑在南方比较多见,由于它像一条蜿蜒曲折的龙攀岩在山上,故被称为龙窑。斜坡形结构是龙窑的一大特点,这座窑炉遗址的斜坡特点也很明显,而且窑头有工作台,可以起火,窑尾是烟囱。”

  现场领队张红兴介绍,该窑炉窑身长3.84米,窑壁之间宽1.24米,“这在商周算是中大型窑炉。在商周之后陶瓷业发达时,有些大龙窑的窑身可达100多米”。

  让考古队员十分高兴的是,这座商周龙窑的窑身保持非常完整。但据张红兴介绍,窑头的火堂被破坏较严重,窑尾的烟囱也不见遗迹。“庆幸的是,我们在挖掘这一龙窑时,发现另一座窑的右壁。这座龙窑的年代相对较晚,叠压在商周龙窑之上,它的火堂和烧截面都保存比较完整。我们希望进一步把它挖掘出来,通过这两座龙窑,可以拼凑出一个较完整的早期龙窑的结构。”

  据了解,2007年发现这一窑址后,考古专家就推断该龙窑为商周时期,但具体年代还要进一步检测确定。张红兴介绍,日前他们已对窑床最底部含碳粒较多的土壤进行取样,这些样品将送往专业机构进行碳十四测定,将精准地测出该窑址的具体年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永春一年轻教师刚登梦想讲台却患重病 父亲网上发帖求救
下一条:旷工8小时地底生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