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运检班的“春天”故事
4月30日,飑线经过永春,并伴随瞬时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
天气刚转好,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1班班长林艺民,就和班员余建新、陈振煌一起带好设备工具,驱车出发对35千伏城五线巡线检查,清除线路走廊障碍,保障电网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永春县35千伏城五线(桃城镇—五里街镇)供电线路3号塔基,虽然这条线路仅有10基杆塔,线距比较短,但这不仅是整个城区供电主线路,也是连接永春县吾峰镇的单条供电线路,是输电运检重要巡查项目之一。
林艺民一行赶紧对3-4号塔基进行加固和防涝,做好排水防护措施,严防春汛对电力线路设备造成损伤,确保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大约一个多小时,确定巡视维护到位,他们又冲忙赶往下一基杆塔。
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1班和2班共有14名班员,10名有着几十年输电运检经验的老员工带着4名新员工,担负着全县35千伏等级线路383.56公里、杆塔1211基,以及110千伏线路260.98公里、杆塔729基的线路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工作。
事实上,对于山区县的电力线路巡视维护的难度和环境并不简单,永春县电网线路设备大都是在山上,有的山上根本就没有路,他们只能上山手脚并用往上爬,下山时要是遇到陡一点的山坡,就坐在倒下的树干上往下滑,双手抓住旁边的草来减速,一天工作下来,活脱脱成为了一个泥人,裤子破了补、补了破,别说衣服没得更换,吃饭都是以干粮为主,可即便如此,还是天天出工干活。
“刚开始,我们这个班都是男员工,又叫‘和尚班’,后面随着老师傅年纪越来越大,所以又被戏称‘退休班’。”提起班组人员情况,林艺民笑着说,年纪最大的要数一班的老班长余建新,今年已经59岁。从一进公司开始就踏上输电运检这条路,他是公司输变电运检班成立的最早期一批人员,这一走就是四十年。
“如今很多电力线路走廊所经过的乡村都已经通有公路,线路架设也有各种机械可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林艺民说,条件虽然变好了,但对于像余建新和王金春、颜建滨、颜文智等年近退休的老输电维护人员来说,该上山、该爬杆塔的活儿没有变,驾驶工具车上高速,再爬上山路,然后骑摩托走小路,摩托车也到不了的地方,那就徒步到杆塔下干活……在余建新的眼中,虽然苦是苦了点,但却是他们老一辈电力人对光明的一种牵挂。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输电管理维护水平也跟着显著提升,甚至巡线也可以用无人机进行航拍、电脑三维建模查找故障等等,可以为巡线节省不少时间,徐文建、郑进发等一批新员工,正赶上了输电运检工作的“春天”。
在宋海滨看来,以前是人手不够用,现在是要节省人力,科技进步为输电运检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就拿人工上塔检查横担绝缘子情况来说,从登山到登杆起码得半个小时,而用无人机巡视五分钟就能搞定,而且人工巡视的时候,横担靠外侧肉眼看不到,只能凭借经验去判断,无人机就比较全面,360度无死角可察,大大提高了巡视效率。
“接下来,我们加强三维建模办法,由无人机对线路进行S型路径激光扫描,再由电脑三维建模分析,去掉无用数据信息,更容易精准找到树障通道情况。”一旁的郑进发也跟着说到,他们将发挥班组青年员工的优势,研究攻克无人机机巡时测量树距的不准确,也会沿着老师傅的步伐,零距离检查每一处杆塔基础实际情况。(刘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