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高山蔬菜受追捧 “菜篮子”鼓了“钱袋子”
“之前我们自己种菜卖给菜贩子,一斤才几毛钱。自从有机公社农场成立以来,我们一斤的菜可以翻两至三倍的价格。”永春县呈祥乡呈祥村村民黄明林高兴地说。近日,在该村有机公社农场,记者看到,一棵棵沾着新鲜泥土的上海青长势喜人,农民们正忙着采收、整理、转运。
“泉州市民对我们高山区的青菜认可度很高,他们普遍觉得这里的菜口感香糯、回甘度很高,因此回购率非常高,现在往往是产不够销,订单情况非常良性。”呈祥有机公社负责人黄金丽介绍说,现在农场每天可以采收2000-5000斤的蔬菜,进行预冷处理后,第二天凌晨送往泉州的各大农贸市场。
看中了呈祥的高山生态资源,2020年年底,在农业行业打拼13年的黄金丽,带着技术和资源返乡创业,加入呈祥有机公社,开始种植黄金椒,做出来的辣椒酱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2021年年底,有机公社又将眼光瞄准了“菜篮子”工程。黄金丽介绍,有机公社农场海拔600-1100米,根据特殊的海拔,可以匹配种植相应的农作物;同时,这里是梯田构造,通风、日晒效果更好,造就了果蔬特殊的口感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所以农场又把种植的品项扩大了,包括叶菜、丝瓜,草莓、西瓜等。
光照、热量、温差成就了高山蔬菜独特的口感,而水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农场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问题,呈祥乡积极与县水利局对接沟通,争取到了一笔15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建设滴灌、喷灌、拦水坝等水利设施。“目前该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能较好保障有机公社的生产灌溉。”呈祥乡党委秘书宣传、统战委员谢惠君说道。
农业产品质量上佳,外加呈祥乡提供贴身服务,保驾护航,公社发展日益壮大。目前公社流转了1000多亩农田,一年四季出产不同的农副产品,为当地村民创造了不少的就业岗位。黄金丽表示,单个工人在农场的年收入大概能达到3-4万元。同时,在农产品的产销中,公社架起了农户和销售商之间的桥梁。在利润的分配上,公社则推行“6+3+1”的模式,即农户占60%、销售占30%、公社占10%。这大大提升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呈祥有机公社中,黄金丽表示,他们争取在今年年底可以日产20000斤的农副产品,逐步把呈祥有机公社做成泉州和厦门的高山优质菜篮子工程,让农业从业者的钱袋子鼓起来,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通讯员 苏榆轴 章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