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永春 > 永春新闻 > 正文

永春南美村依山傍水民风淳朴 来一场回族风情旅

2015-12-28 09:02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2月28日讯 永春南美回族村是个充满浓厚“回味”的村落,回族特色的建筑、小工艺品、乐器等,让来人仿佛置身异域。南美又是个充满闽南特色的村落,夏氏大厝、回族村民原创的南音曲子,无不展现着闽南地区特有的风格。

  南美回族村位于永春东关镇的东北部,整座村庄依山傍水,民风淳朴。500多年前,回族村民祖先迁徙到这里,至今生息繁衍了二十几代人,共有回族村民606人,占全村人口的72.5%。

南美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南美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乡村名片

  2013年获泉州市生态村

  2013年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4年获泉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4年获福建省绿色村庄

  2014年获泉州市2011-2013年度文明村

  2015年获福建省传统村落

  留住回味

  回族特色文化在身边

  车辆从市区行至南美村,路边建筑以闽南古大厝为主。靠近南美时,一座座独特的回族建筑若隐若现,回族特色的金色穹顶十分显眼。

  村口的石门,是南美村向外人展现回族特色的第一张名片。石门上用汉字和回文镌刻着“南美回族村”,还有金色莲花纹,以及刻有“新月”图案等特色回族标志。东关镇宣传委林小乐告诉我们,除了石门外,南美还有其他回族特色,比如以回族廊道为主体的回族特色文化广场。

  时光若倒流回两年前,南美村留下的“回味”其实不多。64岁的村民夏礼火回忆,村里如今唯一留有点回族印记的,大概只有祖孙堂内用青石铺成的“回”字。村中流传一说法:当年祖先初到这里,为表示自己是回族人,而不是汉族人,特意铺上“回”字。在夏礼火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祖孙堂,在祠堂的第二个厝埕中央,夏礼火用手势勾勒地面上围起的“回”字轮廓,经过岁月的打磨,“回”字变得模糊。

  “不过,现在南美终于找回回族村的感觉啦!这都是全村人共同努力传承回族文化的成果。”夏礼火指着自家的住宅说,两年前,他也将民宅重现翻修了一遍,三层楼顶上高高伫立着金色穹顶、墙壁四周涂着金色条纹,甚至连围墙都彩绘着一幅幅回族风情的画面……

  我们站在夏礼火家的楼顶上,向四周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因拥有标志性的回族建筑,与周围村庄相比,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回族村民演奏自创南音新曲

回族村民演奏自创南音新曲

  传承闽味

  村民自创两首南音新曲

  这个散发着浓烈“回味”的村庄里,也有不少村民喜欢南音。穿着回族服饰演奏南音曲子,这样特别的场景,你见过吗?

  村委会不远处有一棵老榕树,老人们每天都聚在这里演奏南音,今年78岁的村民陈谷先就是其中之一。这两年,看着南美变得干净又漂亮,老人们还专门为村庄谱写演奏了两首南音曲——《南美的春天》和《南美的古榕树》。

  这次,听说有客人来村里,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听新曲。午后的老榕树下,6位老人头戴白色回族帽或粉红头巾,手持乐器,在长条板凳上端坐着。午后的阳光很暖,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了老人们微笑的脸上。《南美的春天》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在喃喃诉说着南美村过去的故事。

  陈谷先是这两首南音新曲的歌词作者。他说,之所以想写家乡的南音曲,是想让村民们把对家乡的情感传唱下去。“要论美丽乡村,谁能和南美村比呀,我们还有自己家乡的歌……”陈谷先很自豪。(海都见习记者 柳小玲 海都记者 吕波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镜头下的永春有多美 跟海都来场两天一夜的旅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