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永春 > 永春芦柑 > 正文

永春芦柑品质量提高 成高档年货首选

2015-11-20 15:21 来源:泉州晚报 0

  一车车新鲜采摘的芦柑被送往聚富公司加工场,场地负责人刘志强站在自动分拣机旁,露出了笑脸,“今年雨水充足,大果率比较高,直径70毫米以上的占70%以上。”

  芦柑通过自动分拣机,按果头儿大小被自动分为7级,从直径55毫米到直径85毫米,每5毫米分一级:65毫米以下的,每相差一级价差约0.2元/斤;65毫米以上的,差价可以达到0.3元/斤至0.6元/斤。今年70毫米以上的大果多,硕硕果实惹人怜,不过,果实大也意味着储存时间更短。刘志强告诉记者,75毫米以上的大果,必须集中在春节前后完成出口,否则口感会变差。好在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永春芦柑主要进口国,需求也都集中在春节前。

  但是,如今市面上所见到的永春芦柑绝大部分已经不再是散户种植。2000年前后,永春芦柑出口品牌战略开始实施,全县推广种植、加工集中管理模式。同时,泉州局继续推进永春出口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提前组织对果园进行病虫害和有毒有害物质监控普查,引导和帮扶29家、3.22万亩出口注册果园和27家注册包装厂建立健全生产、加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进口国的安全卫生标准和检疫要求加工生产,确保符合进口国要求。

  严格管理下,永春芦柑在东南亚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好。“这些国家有很多泉籍华侨,他们春节期间相互走动,永春芦柑几乎是必备的礼品,就为了吃个家乡味。”刘光淮分析,把握客户心理很重要,芦柑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也是当地华侨的精神寄托。

  到现在,当地不少普通客户也能说出几个知名的永春芦柑品牌,而他们又往往是当地比较有消费力的群体,对价格相对不那么敏感,甚至专挑80毫米以上的大果相互馈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印尼市场重重设限 永春芦柑出口受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