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区千年昭惠庙重建落成 庙后古井千年未涸
2014-01-17 07:54 来源:闽南网
1
昭惠庙的香火千年不衰
闽南网1月17日讯 最早的跨海大桥洛阳桥无人不晓,事实上“未有洛阳桥,先有昭惠庙”。昨天上午,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古街上的昭惠庙重建落成,这座始建于唐初的庙宇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洛阳昭惠庙董事会名誉会长陈瑞统介绍,洛阳有古街、古桥还有古庙,这里流传的许多民间传说,都少不了昭惠庙的身影。昭惠庙还留下蔡襄、义波和尚、吴鲁等名人的足迹。
昭惠庙重修前虫蚁蛀蚀,楼阁梁柱受损严重,然而香火却极盛,民众对重建的呼声很高。从2012年年中开始,历时一年半重建竣工,占地面积440平方米,沿用闽南传统建筑技艺,为五开间三进深硬山红瓦抬梁穿斗式。
昭惠庙虽然是县级文保单位,但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附属文物,声名在外。2002年,泉州市政府把昭惠庙作为申报“海丝遗址”的考察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海丝”考察组等专家也都到洛阳昭惠庙参观过。
庙后古井 当年造桥供水有功
昨天,洛阳桥头的古街里香火鼎盛。绕过热闹的新庙,来到北面,我们找到一口用木板盖住的老井。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说,这口井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已有千年的历史。据传北宋建造洛阳桥时,造桥的众多男丁饮水全靠它。
一米长宽的正方形井盘上,留下直径约40厘米的圆形取水口。揭开木板伸头去看,只见三四米的深度下,井水依然清澈。居民老张说,现在他们家还时常拿这口井的水去泡茶喝呢。伸手去触那刚提上来的井水,在这隆冬里,水还是温暖的,叫人惊喜。
老张说,井边原来有块石碑,记载了这口井有1007年的历史。后来边上的房子租了人,别人把石碑埋在土下种菜,所以就看不见石碑了。据史料记载,这口井虽然靠近江海,水质却甘甜,取用不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