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锁痴”5年收集200件古锁 大小相差近十倍
在泉港区文化中心,有一种古朴却又富含深刻文化底蕴的古物正在展出,它用于生活,却又造型独特多样,依靠个人的手工艺传承下来,很难被复制,它就是——“锁”。昨日,记者见到了这些古锁的收藏者——陈益民先生,倾听这些古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买下古锁后,陈益民都会仔细研究一番。
展出200件古锁 大小相差近十倍
龙头锁、蝴蝶锁、鱼形锁、虾尾锁……走进泉港区区文化中心的展厅,200多件古锁具整齐陈列在展柜中,种类众多,形状各异,有的看起来大而重,有的则小而精。
鱼锁
记者注意到,几把虾尾锁在众多锁具中显得特别“高大”,最大的一把长达48厘米,宽12厘米,重约2.71千克,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可开关。陈益民告诉记者,这种锁一般是大户人家或者城门、弹药库等库房用的。而最小的锁是一款名为百年好合锁,其属于花旗锁的一种,长3.5厘米,宽2厘米左右。
密码锁
锁分五种类型 密码竟是古诗
据陈益民介绍,古锁大概分为五类,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密码锁、刑具锁。广锁又叫“横开锁”、“枕头锁”,盛产于浙江绍兴,又有“绍锁”之称,自唐代以来,广泛用于门、箱、厨、柜等。
各种花旗锁
花旗锁就是花式锁的意思,造型奇特,富有民族传统风格,比如鱼形锁、十二生肖锁、蝴蝶锁等等就是。记者注意到,其中一把“金龟锁”是按照乌龟的样子打磨出来的,将乌龟身上的花纹刻画得栩栩如生,金龟的四肢和头尾均能活动。
首饰锁俗称“配饰锁”、“长命锁”,形状如元宝或者如意,锁体两面镂刻醒目文字或图案,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刑具锁是惩罚性的特种锁具,从古代的木制枷锁演变而来,现在则为金属制作的手铐、脚镣、指铐等等。而密码锁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陈益民一边解释一边演示着。记者注意到,其中一把密码锁上面竟然刻着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只要你将诗句对出来了,锁也就应声而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