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黄田老支书陈其伟先进事迹 深夜加班倒在岗位上
黄田村唯一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在陈其伟的坚持下修通了
【追思】
午饭没吃,蹲墙角等,
一定要争取到修路款
陈伟聪说,共事13年以来,感觉老支书每天都在路上。过去,黄田村穷,村子想发展,都要外出跑项目、拉资金。建朝阳公路,耗去老支书最多的精力。
以前,村道黄土泥泞,根本无法行走。2000年,村里定下开建朝阳公路,他们就四处筹资金。总费用大约要1500多万元,村里四处筹资也才400万元。
有次,陈其伟和陈伟聪到市区找部门领导,早上7点多出门,由于农用车不能进城,要转搭摩的,他们花了3小时才到那位领导的办公室。不料,那领导外出开会了。生怕错过,他俩也不敢外出吃午饭,累了,就蹲在墙角处,一直到下午4点才等到人。
陈伟聪说,26年以来,老支书始终像立志移山的愚公一样,这样的韧性也感动了自己,原本要外出打工的念头也逐渐打消。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一双“脚板子”,陈其伟至今为黄田村争取到项目资金达3700多万元,改变了村里曾经闭塞、落后的面貌。
父亲走了,妻子走了,
他都在朝阳公路无法脱身
2003年,朝阳公路通到村里,原本到国道324线三四个小时的路程,缩短至半小时。黄田村致富的山门打开了,陈其伟却永远失去了他挚爱的父亲和妻子。
原来,2001年,父亲病危,可那会儿他刚好在朝阳公路的工地上忙碌,等到他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长辞于世。
2002年,他小姨子的女儿得白血病,在厦门住院,妻子要去厦门帮忙。但妻子从未出过远门,又不识字,想让丈夫陪她一块去。但那会儿朝阳公路正在紧张施工,陈其伟还是走不开,只是把妻子送上车。没想到,这一去竟然天人永隔。妻子在厦门煮饭时,高压锅发生爆炸,妻子不幸身亡。
妻子去世后,陈其伟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7天。他也曾自责,如果自己能陪妻子一起去,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就在大家觉得陈其伟会消沉下去时。没想到,7天后,他擦干眼泪,工作干得更拼命了。
无私助学,当“和事佬”,
村民回忆支书一件件往事
黄田村里,关于陈其伟的好人好事实在太多。村民陈秀玉阿婆回忆,10年前,儿子考上大学后,没钱读书,老支书二话不说,立马掏出3000元,嘱咐她千万不能让孩子辍学,“哪里去找这么无私的村支书”。
老人协会会长陈章英说,村里原来的小学特别破旧,一下雨就漏水。也是在老支书挨家挨户征地的努力下,新小学才能建起来。说来也巧,新小学建好第二年,一次台风后,原小学就轰然倒塌。
还有一件事让村民陈振春印象深刻。10多年前,村里一男子入赘到隔壁的仙游东坪村。谁知,那人一喝酒就爱发脾气,还打老婆。当地镇村部门多次协调无果。那人的岳父找到陈其伟,让他帮忙调停。说来也怪,那男的跟陈其伟谈了两次之后,果真收敛了许多。
岳父一家很感激,送了当地200多元的土特产给陈其伟。百般推辞后,陈其伟只好收下礼物。后来,那年临近春节时,陈其伟特地让当时有摩托车的陈振春载他到东坪村,找到那家人,留下300元红包,把土特产的人情还了回去。
在陈振春看来,老支书还是个很有魄力和魅力的人。就在准备建朝阳公路那会儿,陈其伟发动村民捐款,一上午,就有4万多元的收入。那时,一般人工资也就500元。而同样是修路,隔壁村捐款却很难推动。
女儿落榜,他顾及不暇,
女儿未嫁,他偷偷关心。
只是,对于家庭,陈其伟亏欠得太多。一心只顾工作的他,家里的老房子前几年就倒塌了,4个孩子一直寄住在姑姑家,陈其伟自己则搬到了村部值班室。
小女儿陈小敏说,父亲话比较少。自她记事起,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他们兄妹也曾心生怨言,在父亲的心中,村里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哪怕是她发高烧,或是一向成绩优异的姐姐高考落榜,他都无暇顾及。
长大后,听到村民们的评价,她们渐渐懂得父亲了。她说,爸爸其实是个孝子,每天,不管工作多累、多晚,他总要去看一下奶奶,聊上几句,再回村部值班。她也曾偷偷听到爸爸问姐姐的同学,为何姐姐还没找对象,他其实很担心。
去年5月,受朋友邀请,小敏难得和爸爸一起到湄洲岛玩了一趟。本来打算邀父亲一起拍张合照,平日里少跟父亲交流的她,最终没有吭声。不承想,这一遗憾再难填补。
至今,他们全家都没拍过一张全家福。而去年起,4兄妹凑了钱,翻建家里的房子。房子才建到一半,本来打算干完这一届就退休的陈其伟还笑称:到时候他就可以坐在院子里打打球、享享清福了。
可是,这样的清闲日子,他永远也不可能等到了。
陈其伟语录:
如果哪天我退休,不当村支书了,村民们见到我还会笑笑打招呼,我就心满意足了。
做事要有耐心。只要群众想办的事能办成,我们跑个10趟,甚至是100趟,也是值得。
陈其伟设下“三不一必须”的规定:村干部不设单独办公室,村干部参与公益建设不拿一分补贴,村干部电话费不报销,村干部必须无偿为群众代办各项审批手续。(本网记者 陈丽娟 谢明飞 通讯员 肖咸强 尤惠艺 庄国辉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