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兰:一句嘱托,33年的坚守
家住泉港区前黄镇古县村的林淑兰,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33年前父亲临终时的一句嘱托,让她牢记了一辈子,践行了一辈子。在33年的漫长岁月里,林淑兰用柔弱之躯照顾两个重残哥哥,书写了兄妹手足情深的大爱篇章。
家境贫寒,自幼乖巧懂事
1968年5月,林淑兰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当时,家中已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的大哥几乎双目失明,而二哥更是先天性双目失明。一户多残的不幸遭遇,让父母身心疲惫。林淑兰的出生,让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境雪上加霜。林淑兰三岁时,母亲积劳成疾不幸离世。六岁时,随着两位姐姐相继出嫁,家中只剩下年幼的林淑兰、体弱多病的父亲和两个失明的哥哥,四个人相依为命。
为了生活,乖巧懂事的林淑兰高中只读一年便于1985年停学,与父亲一起撑起家庭重担,不但要砍柴、做饭、洗衣,还要当好哥哥的眼睛和拐杖。1988年,20岁的林淑兰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四处托人介绍对象,但是考虑到家中有年迈的父亲、双目失明的哥哥,懂事的林淑兰多次婉言谢绝媒婆的一番番好意。
谨记父命,照顾重残兄长
1990年10月,父亲在撒手人寰前,把两位哥哥交代给林淑兰,嘱咐她无论如何也要照顾他们,眼中饱含无奈和不舍。林淑兰哭着答应父亲:“会的,会的,一定会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兄妹三个哭成一团。父亲去世后,两位哥哥变得沉默寡言、自暴自弃,甚至想用绝食来寻求短见。林淑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尽各种方法开导、鼓励两个哥哥。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两个哥哥被善良、暖心的妹妹感化了,逐渐走出阴影,愿意下床活动,饮食恢复如常,开始有说有笑,还能帮助林淑兰做一些家务活,林淑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组建家庭,继续传承大爱
此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林淑兰给两位哥哥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自己也就近打些零工补贴家用,两位哥哥也学会了煮饭,帮助收拾一些简单的农活。1992年12月,在好心人的介绍下,林淑兰认识愿意和她共同照顾两个残疾哥哥的生活伴侣。现如今,林淑兰的两个儿子也长大了,亲眼目睹母亲的兄妹至亲感情,接力照顾两位残疾舅舅。
有村民问林淑兰:“天天那样忙碌不辛苦吗?”她只是腼腆地笑笑:“不会的,只要人平安,这种苦算不了什么。”林淑兰的不离不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赢得周边邻里的一致赞誉。
三十三年过去了,在林淑兰的悉心照料下,两位残疾哥哥生活无忧。家中虽然不富裕,但也过得充实自在,林淑兰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通讯员 郭菲凡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