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首例寰枢椎骨折手术圆满成功

i泉港   2021-11-26 17:05

  日前,泉港区首例寰枢椎骨折手术圆满成功,这是 “府院共建” 医联体模式成果落地又一次真实写照。2016年以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府院共建”让基层医院过去一些不可能的医疗技术项目变成可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今年11月8日约23点,家住后龙镇的刘先生骑车摔倒,紧急送往泉港总医院治疗。

  患者刘先生爱人说,“摔了一跤(造成了)颈椎骨折了。来的时候手基本上是不会动。”

  入院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派脊柱外科专家朱希田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联合会诊。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朱希田说道,“这个(患者)是外伤,外伤导致了颈椎的多处骨折。他骨折的特点是在高位颈椎,就是头颅和颈椎的接合部地方,也就是第1、第2颈椎发生了骨折和脱位,第1颈椎向后脱位比较明显。另外他还有第4、5、6三处颈椎椎体的压迫性骨折,脊髓损伤也很严重。因为骨折导致了脊髓的压迫损伤,造成了四肢无力,特别是上肢,当时(就诊时)上肢基本上不能上抬,远端手的肌力几乎为零,握不住东西。”

  高位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如不尽早手术将可能导致高位截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朱希田说道,“这个手术在泉港地区以前是没有开展过的,因为它难度比较大。难度大就在于它是高位的(骨折),在头颅和颈椎的接合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它毗邻的是延髓的生命中枢。这个地方压迫的话会造成呼吸、心跳的停止,甚至有生命的危险。另外它还毗邻椎动脉、重要的血管,所以这个地方一直是我们手术的一个难点。”

  患者刘先生表示,“每个人都叫我去福州医院或者其他大医院,最后我还是决定留在我们泉港医院,(我觉得)也是可以的。这个主任对我们真的很好,我就相信他有这个技术。”

  带着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朱希田团队马不停蹄研究并制定方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先生入院后第3天进行了手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炜介绍,“这是泉港地区第1例在本地完成的高难度骨折手术。朱希田主任是我们这批附一(医院)下派的专家之一,他为泉港总医院的骨科带来了崭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必定能造福泉港的百姓。”

  如今,看着刘先生能够活动自如,朱希田团队及刘先生的爱人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朱希田说道,“我们是先从后路做了第1第2颈椎的复位固定,然后前路来做4、5、6的骨折固定,两种手术都是小切口,微创,两个手术出血加起来不到两百毫升,出血非常少。病人恢复也很快也好。手术后第一天病人就可以床头摇高坐起来了,第二第三天前后的引流管都拔掉了,患者手脚的力量明显恢复了。到了术后第三天的时候及基本上手的活动已经很自如了,脚的活动一点问题都没有。手术后第五天所有的引流管都拔掉,病人都已经下地正常走路,双手肌力都完全恢复了。颈托佩戴完他自己活动完全可以达到生活的自理。”

  手术的成功得益于2016年泉港区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携手共建的“府院共建”模式医联体。日前,泉州市泉港区总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揭牌,标志着泉港区政府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联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设2.0版“府院共建”医共体新模式,推动泉港医疗卫生水平再上新台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炜说道,“府院共建模式从2016年迄今,历时五年,为泉港地区的百姓带来了一系列惠民的举措。那么接下来通过这个医联体、医共体的联合建设,也将把我们的医疗资源延伸到乡镇卫生院(所),为更多的百姓带来更切合实际的家门口的省级名医的服务,也能够让更多的急症患者以及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切切实实地为本地百姓带来了福利。”(肖伟川 郭小青)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五一”高速免费通行 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安
  • “五一”小长假 泉州市区各大医院开诊信息
  • 安溪:从“忧居”到“优居” 幸福感“就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