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村(社区)党组织全面完成换届工作
泉港区于10月27日全面完成101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经过二十多天的防疫封控后,泉港区迅速行动,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把握“严字为先、稳字当头”的要领,实现换届选举工作一次性成功率100%。
落实“三个强化” 夯实换届工作基础
强化统筹部署。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出台《关于做好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换届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举措。多层面举办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暨业务培训会,对上级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精神进行传达部署,及时了解各镇(街道)筹备工作情况,确保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强化全程督导。组建7个换届督查指导组,深入一线进行全程督促指导、全程同步管控。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挂钩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制度,下沉联系1个镇(街道)、1个村(社区),实现换届选举重难点村(社区)和相对薄弱村(社区)全覆盖。
强化精准研判。深入实施村级班子综合研判“五项行动”和村级组织换届前“议班子、议人选、选苗子”活动,围绕村主干100%实现“一肩挑”以及村干部年龄、文化“一降一升”等结构比例,对“两委”人选配备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做到“一村一策”。建立每日选情分析、工作会商等制度,抽调经验丰富的组工干部成立工作应急专班,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
突出“三个在先” 选优配强班子成员
广聚贤才在先。坚持拓宽视野选才,以充实各村后备力量建设为目标,认真梳理从各村(社区)走出去的企业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人才1.1万余人,多渠道充实各村(社区)后备力量,优化村(社区)党组织班子结构。结合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推行非户籍常驻居民及党员选拔进入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推动外来人口的组织融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资格联审在先。实行区级“十四联审”制度,联合纪委、公检法等14个部门明确任职审查标准,严格把好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人选资格审查关。开展发展党员违规违纪排查整顿工作,防止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人选出现“带病入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严重违入党程序等方面问题,确保入党程序合规合法。
政治考察在先。对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人选进行全面考察,注重在疫情防控、创城创卫、项目征迁、防汛抗台等关键时刻、重要岗位的表现,并在民主测评环节同步开展政治素质民主评议,精准掌握考察人选综合表现。
坚持“三个从严” 营造良好换届环境
从严抓实宣传教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班子人选标准、换届选举程序和换届纪律“十严禁”等,亮明底线和红线。目前,全区共发送换届纪律提醒短信16.4万条,张贴打击拉票贿选违纪违法等行为的通告2400多份,悬挂横幅200余条,编印换届政策知晓卡2万余张。
从严管控风险隐患。建立选情风险预警机制,打造区、镇、村“一站式”换届工作信息互通平台,及时解决政策疑问和实际问题349项。做细做通思想工作,引导达龄、即将离职村干部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配合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出台《泉港区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指导各镇(街道)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换届期间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从严监督执纪问责。盯紧关键环节、重点人群和风险点,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集中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7个镇(街道)村(社区)“两委”换届风气进行督查。同时,广泛开展谈心谈话,组织竞选人员签订《纪律承诺书》,实行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人“全程签字”制度,形成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下阶段,泉港区将扎实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新老班子交接、履职培训等工作,推动新班子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同时,总结村(社区)党组织换届经验做法,高质量推进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持续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新面貌,向组织、向党员、向群众交出一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