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斌找到了 曾为金勋及无名烈士两次立碑

临汾日报   2019-12-25 09:02

  回顾:寻找“王再斌”! 

  12月18日,记者接到一个远方来电,打电话者的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林进辉,希望临汾人能提供线索,寻找一位重要知情人。

QQ截图20191225090410

  “我们正在写《陈平山传》,陈平山是黄埔四期的学员,参加过广州起义、北伐战争、厦门劫狱,领导了惠安暴动,开辟了三坪游击区,筹建了惠安苏维埃政权,1931年1月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敌军伏击,身负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7岁。”林进辉说。

  “前不久的12月8日或9日,陈平山烈士陵园内的墓碑前出现的一个花篮,有望使我们的研究更推进一步。可由于陵园的监控坏了,我们只好到处寻找献花人。”林进辉继续介绍。

  他接着说,“我们已通过朝鲜驻中国大使馆、黄埔军事馆、延边人民出版社、延边图书馆、延边教育出版社、延边党史研究室、延吉党史研究室等单位找寻,均未果。这时我们看到了您写的这篇文章,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林进辉说的这篇文章是记者曾于2017年8月23日发表于临汾日报·晚报版的《八路军炮兵团在临汾组建》一文,林进辉之所以说这段让他们“看到曙光”,是因为文中提到炮兵团第一任团长武亭,而陈平山烈士纪念碑前新近出现的花篮敬献者是“黄埔顾问教官党的部门书记武亭、广州苏维埃红军独立炮兵师长武亭”,可是,武亭已于1952年去世。

  “武亭已经去世67年了,时隔这么多年,还会有人以他的名义为陈平山敬献花篮,说明武亭与陈平山生前关系非同一般,甚至,也有可能武亭去世时曾对后人有所交待,希望后人能代他去看望陈平山。”林进辉分析。

  但经多方查找,他们没有查到有价值的线索,而《八路军炮兵团在临汾组建》一文中提到“在当年炮兵团成立纪念日前夕,炮兵团第一任团长武亭的侄子王再斌(化名)专程从北京来到当年炮兵团成立的地方立了一通石碑。”所以他当即联系记者,希望能联系到王再斌,问问是不是他献的花篮?希望通过王再斌了解到更多有关陈平山的事迹,将有关陈平山的研究更推进一步。

  了解到远方来电的意图后,记者当即联系尧都区刘村镇红色博物馆负责人卫挺,他参与了当年为炮兵团立碑一事。

QQ截图20191225090423

  “王再斌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模样,一口北京腔,中等个,皮肤微黑,穿着很时尚、很艺术,留有一个小辫子,2017年为了立碑,他先后来临汾两三次,第一次来看地方,通过刘村镇政府联系到刘南村村干部,确定了立碑的位置;第二次来他将自己拟的草稿让赵刚老师和我看过后确定了碑文内容,交给了刻碑人;第三次来就是立碑时,碑立好后他匆匆走了。”据卫挺回忆:王再斌为人很低调,当年请他吃饭他不吃,碑立好后大家提议合个影,他也拒绝了,甚至联系方式也不留。12月19日,接到记者电话后,他专程前往刘村镇政府及赵刚老师家中请他们回忆当年的情景,但均没能提供更多线索。“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一定是本名。”

  百度百科显示,武亭(1905-1952)本名金武亭,朝鲜将领,1905年生于朝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全程走过长征的朝鲜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最早的创始人,也是朝鲜早期的第二号领导人。据卫挺说,有资料显示,武亭终身未婚,自然身后无子,且从年龄与姓氏来看,王再斌也不可能是武亭的本家侄子。“2017年为炮兵团立碑时,据王再斌说,他还去吕梁市兴县为一位牺牲于红军东征途中的朝鲜族烈士立碑。很有可能他的父辈与武亭有深厚感情,又去祭拜了与武亭有着非同一般关系的陈平山。”

  从目前情况来看,找到王再斌或许是了解他们之间关系与情谊的一个重要线索。石碑很重,王再斌找的刻碑人应该离刘村镇不远,或许从他那能有所了解。(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晓芳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溪县蓝田乡:开展体验式教学 推动主题教
  • 金埭头 银岑兜 因华侨而远近闻名的村庄
  • 晋江市领导到陈埭镇检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