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被泉港区列入重点项目

泉州晚报   2018-03-21 21:30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泉港区,近19万(占全区人口近二分之一)群众拥有着类似的乡愁。然而这条被喻为泉港“母亲河”的坝头溪,近年来河道行洪能力逐年下降,备受人们关注。为此,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被泉港区列入重点项目。

­  该项目集防洪安全、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景观建设为一体,目前沿途的重要景观节点——古县、世上、菜堂三个湿地公园已开工,力争年内完成主体部分建设。预计至2020年,长约15公里的坝头溪流域慢行绿道将全线贯通,变成一条可满足市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水线绿道。

­  坝头溪流域布局“五区多景”

­  坝头溪发源于泉港区涂岭镇西北部海拔602米高的吊船山,其源头是水量充沛的泗洲水库。每时每刻,水库溢出的流水从坡度较大的山间奔腾而下,形成坝头溪水,一路悠悠荡荡流经涂岭镇、南埔镇、前黄镇和山腰街道,并贯穿泉港城区南北。

­  来到近出海口的山腰街道菜堂村,只见在河边靠菜堂村落的一片田地上,家住附近的林惠妹阿姨正在忙碌。去年以来,她与老伴闲不住,将这片抛荒已久的部分田地整理起来,耕作农作物。得知脚下的这片田地,不久将变身湿地公园,她表示支持,“公园建成后,以后就有地方健身、游玩了,我们都很期待。”

­  据了解,在菜堂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正是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中“生态景观提升工程”的一大内容。

­  依托坝头溪流域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自然风光,该区将按照“一脉五区多景”的布局,打造一条滨水人文景观生态轴。其中,“五区”分别为源头生态游憩区、田园牧歌体验区、水乡画境展示区、生态乐活休闲区和山腰滩涂保育区,对应建设5个湿地公园。

­  因靠近城区,菜堂湿地公园将被建成生态乐活休闲区。目前,施工队已进场开展地表清理工作,将对现状田地挖深四五十厘米,建设湿地公园。水面上将建造贯通的“B”字形亲水栈道及相应的绿化景观、观景亭台、公厕、管理房等。

­  除了沿线景观提升,由自行车绿道和人行道构成的慢行系统将贯通坝头溪流域始终。笔者得知,在此次综合整治中,该区对坝头溪两岸的用地按10米至50米为基准进行控制,而慢行绿道将沿防洪标准高度以上设置,宽度在3米至6米之间。自行车绿道选用透水沥青路面,以达到生态自然、经济节约的效果;亲水步游道材质选用自然质感的石板材,以提升乡愁野趣的效果。

­  防洪安全生态修复同步展开

­  除了一条让人期待的水线绿道和丰富多彩的沿途景观,坝头溪流域的防洪安全、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更是整治工作的重点。

­  据悉,去年以来,坝头溪干流和支流共15.9公里长的河道就被列入省里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中,建设内容有护岸建设、曝气复氧、生态清淤、植被绿化提升、景观园建设等。其中,长4.9公里的凤山溪支流河道整治已于去年9月份完工。

­  今后3年,泉港区侧重针对坝头溪干流进行综合整治。在防洪安全方面,该区将分段展开坝头溪流域的护岸工程,并将现有的玉山坝、世上坝、龙田坝、四清坝四座滚水坝改造为生态堰;移址重建3座拦河闸,拆除重建顶五孔闸,新建古县支流节制闸和白石港分支节制闸,提升当前水利设施安全等级。

­  在生态修复方面,将对坝头溪周边污染源控制处理和生态修复(即湿地系统),对河床淤泥进行生态清理,改善河流水质,使坝头溪水质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三类标准。为确保水质,沿岸将同步开展截污干管及附属建筑物工程,建设污水处理站,最大程度地削减入河道的污染物。远期,将对河道沿线的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养殖污染治理,人工湿地保护、植被缓冲带、光滩恢复等。(陈淑华庄国辉林锦超)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洛江区启动2025年“薪
  • 【惠女精神•传承有我】杨嘉红:双肩担使命
  • 【惠女精神•传承有我】杨嘉红:双肩担使命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