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车之泉港惠屿岛 收入十年增九倍
海岛风光原汁原味
水与电,对于现代生产生活而言,就如同氧气一般。它们无所不在,但是如果未曾长时间经历过没水、没电的日子,也许很难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当自来水和电通过海底管道、海底电缆输送到泉港区南埔镇肖厝的惠屿岛上时,长期缺水少电的岛民们,难以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与欢喜,家家户户都挂上红布绸,妇女们穿上红衣服,在声声鞭炮中欢庆这两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
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被称为“泉州的鼓浪屿”。伴随着通电通水而来的,是岛民的幸福生活,是惠屿岛的长足发展:2003年以前,村民人均收入不到2300元/年,而今,靠养殖业发家致富的惠屿岛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2万多元,是过去的十倍,岛上的日子越来越滋润。
【关键词】现代生活
【讲述人】村民肖明元
居民走进电器时代
2003年6月29日,第一条海底电缆正式送电到惠屿岛;2009年12月31日,惠屿岛结束百年水荒,越海供水工程让村民能够喝上甘甜的自来水。自来水与电,作为现代生活必需品,终于真正走进惠屿岛村民的生活。
过去,在惠屿岛流传着两个辛酸的“笑话”。一个与电有关:有一年除夕夜,一户村民用手摇发电机发电看春节联欢晚会,演到精彩小品时,一家人笑得正欢,突然屏幕一片漆黑,原来是光顾着笑,忘了摇电。另一个与水有关:岛北面有一古井,边上有许多坟,夜里来挑水的人不少。村民笑称,半夜去取水时,不怕见到鬼,就怕看到人,人一多,水就没了。
肖明元家,就在岛上“老井”附近。即便是这么近,在曾经缺水的日子里,肖明元一家也没占到地理位置近的便宜,排队提水的人太多了。“大儿子结婚时,为了摆宴请客,特意雇了艘船,洗干净船舱,到秀涂港去买了一船舱的自来水回来。”
忆苦思甜,如今岛上通了电又有了水,坐在自家开的杂货店门前,肖明元喜欢用热水壶装上一壶自来水烧开,泡上一泡清茶,他说:“这热水壶烧的自来水用来泡茶,好喝。”
通水通电给岛上村民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如今,家家户户都进入了“电器时代”,彩色电视机、热水器、空调……“现在家家户户的小孩都学会电脑上网了。”村民肖小斌自豪地对记者说,“该有的都有了,现在岛上生活也不输给你们。”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