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以“五区同创”为着力点 打造产城融合示范新区
泉港区常年开展太极拳、太极扇、健身操等活动,倡导健康生活
城
扩容提质 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繁荣城市
冬日的午后,位于泉港城市核心区的锦绣公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亮。公园占地520亩,葫芦形人工湖、音乐喷泉、绿地景观、雕塑小品、休闲栈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昔日的盐碱地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首选和文化地标,前来的人们络绎不绝。
作为全国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之一、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区——泉港区,自启动产城联动发展战略以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为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繁荣城市,泉港区委、区政府在更高起点上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在更高标准上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据悉,泉港立足泉州北翼新城定位,启动土地利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海洋开发、生态环境等“多规合一”,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城市专项规划、片区控规和村庄规划,理顺空间布局,统筹资源配置,实现各类规划协调统一、无缝衔接。
不单如此,泉港实施“东拓南进、沿湾向海”战略,形成“四星拱月”的城乡发展格局。重点实施“八类城建工程”,加快滨海新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加快前黄、涂岭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界山区级小城镇综合改革,打造形成一批山水田园型、水乡渔村型、传统风情型、城乡一体型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加快建设交通大动脉,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和乡村休闲公园,推进“三边三节点”景观整治等。此外,泉港加强城市管理,实施“两违”综合执法、城乡环卫工作、市容市貌整治、市政设施维护、城乡安全饮水、城乡公交客运等6个方面的全覆盖。
泉港临港岸线码头泊位群
人
普惠共享 打造百姓富的和谐小康之路
产城融合,解决的是“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的问题,以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在“人”这一方面,泉港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城,把普惠共享作为最高的民生追求,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推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取得新进步,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极力打造一条百姓富的和谐小康之路。
据介绍,泉港以社会保障扩面织密“基本民生”,全力打造全民保医、全民就业、全民安居、全民养老、全民小康“五个全民”,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突出做好失地失海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推进拆迁安置区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事业提质打造“质量民生”,致力推进文明、教育、卫计、文体、福利5个方面的提质,实施“名师名校长”与“名医名科名院”工程,打响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北管音乐、山腰戏曲、福船等特色品牌,健全完善社会救助统筹联动、“救急难”、社区便民服务等机制,切实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以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和谐民生”,重点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援助五项机制,实施“依法治区”战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海都记者 董加固 陈邵珣 通讯员 庄国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