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港新闻 > 正文

泉港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动迁见闻

2012-05-03 15:35 来源:泉州晚报 0

  “妻儿好多天可能碰不上我一面,拆迁户群众要见我们,只要拨一通电话。”泉港区山腰街道干部王恭恳风趣地说。处于城市化大发展中的泉港区,基层干部投身拆迁建设工作的干劲不是吹的。近日,记者体验了山腰街道和龙山社区的干部忙碌的一夜。

  晚上7时多,山腰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及拆迁干部如往常一样聚在南山中路一间作为征地拆迁指挥部的店铺,碰头当晚动迁工作事宜。昼亮的灯光、攒动的人头、热烈的讨论,使该店铺在周边店铺铁门紧闭的对比下,显得格外惹眼。

  简短的会面后,龙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郭秀忠带我们到龙山社区刘厝头角落走访群众。农村的夜晚很安静,偶有庄稼田里蛙鸣几声。走过一段水泥小路,郭书记敲开路尽头第一户人家的门。“我爸刚才有点事,出去了。”一个小伙子应声走出来,站在繁茂的龙眼树下与郭秀忠小声说着。“没事,我们去别家坐坐。”郭秀忠爽朗地说。路上,郭秀忠告诉记者,刚才走过的田地和这附近的8户民宅被征用,打算建设一条步行街,共30多亩地。上个月动迁以来,已有7户群众签下征用协议。

  郭秀忠轻车熟路,很快带记者来到另一户村民家的二楼。主人郭一民正在客厅里和“厝边”泡茶聊天。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大伙聊天的兴致。从东家长西家短聊到社区卫生,聊到城市建设,就不见他们聊到拆迁赔偿的“正事”上。谈到拆迁中的干部工作时,坐在郭一民身边一直没说话的一个青年开口说道:“城市发展有个过程,总得有人辛苦点。像我们,去年一年只休息6天,今年以来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动迁,个别时候听说周末能放假,反倒觉得不习惯呢。”原来他是山腰街道干部连永忠,吃过晚餐就上郭家动迁来的。“可不是,一到清明、‘五一’,想到群众都放假在家,我们就赶紧上门动迁去。”郭秀忠接话道。

  坐到晚上10时,我们起身告辞。回来的路上,郭秀忠推心置腹地说:“很多时间,我们只是陪陪村民坐坐、聊聊。毕竟要拆的是他们几代人生活的地方,在情感上谁都难舍。我们相信,只要和他们交上朋友,获得群众信赖,接下来工作就水到渠成了。”有些村民闲时兼职摩托车载客,有时干部上门刚巧遇上他要出门,就坐在村民家等,一等短时几十分钟,长时两三个小时。

房屋掩映在茂密树林中的刘厝头角落渐渐远在记者的身后,前面就是灯火通明的大街和高楼了。同为龙山人的郭秀忠有些感伤又满怀憧憬地说:“五年内,作为泉港城区核心区的龙山、荷池两社区的民宅都得拆迁,为城市发展让步。我们能做的,除了做细拆迁群众的工作外,就是在平时工作中让利于民,让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福利,比如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建好社区公共设施、搞好卫生等。”□本报记者陈淑华实习生康玲玲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港年设50万 奖特色教育
下一条:泉港34亿元项目集中开竣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