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爱心助学:一家3个大学生 她能如愿上学吗
闽南网8月13日讯 “可以告诉我名字吗?我想好好谢谢他!”昨日,26号学子姚宝琴,得知自己获得吕先生4年的学费资助后,非常感恩。有了学费,她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会努力加油的!”27号学子尤长文,也被另一位热心读者张先生认捐。9年来,张先生一直资助海都报报道的困难学子。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2名学子。28号王丽桂同学,家里有3个兄弟姐妹同时上大学,爸爸一年前遭遇车祸,欠下不少债务,想攒够学费,却遥遥无期。29号学子苏登榜,一家6口,3人生病,俩兄弟同时上大学,学的都是医学,他能顺利上学吗?
□我想帮助TA
“想去看看他,
给他留点生活费”
作为海都报10多年的老读者,吕先生一直希望可以认捐2名学子上大学。上周刚认捐了20号学子潘海峡4年的学费,昨日一早,他早早起床看报纸,立即决定认捐26号姚宝琴。海都记者已经把账号和联系方式发给吕先生,吕先生认捐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前日,60多岁的杜阿姨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说,希望海都记者给她推荐2名困难学子。昨日,杜阿姨决定认捐27号学子尤长文。“这个是我同学要捐的,他已经捐了好几年了。”杜阿姨的同学张先生,做生意忙,委托杜阿姨帮忙联系,已经两三年了。杜阿姨说,张先生是海都报的老读者,从2006年开始认捐,学子们有的都已经毕业了。
尤长文身体不好,“我们想去他家里看看,给他留点生活费”,杜阿姨说,他们会通过银行转账给他汇学费。
王丽桂陪着年迈的奶奶聊天
□我想上大学
3兄妹齐力打工上大学
远山深处的她想当老师
学子档案 28
王丽桂 安溪恒兴中学
高考成绩:517(理科)
录取院校:闽江学院
王丽桂的家,坐落于安溪剑斗镇前炉村一座山脚下,离安溪县城约一小时车程。走进古朴的房子,青苔,白墙,黑瓦,庭院长了不少杂草。
丽桂长得乖巧可爱,见到客人,热情泡茶招待。丽桂家有7口人,除了爸妈和80多岁的奶奶外,兄弟姐妹有4人。丽桂在家中排行老二,但哥哥和小她一岁的妹妹,都已上大学。去年,她因为成绩不理想,选择复读。
复读的这一年,丽桂心态比第一年平和多了。能拥有这样的心态,归功于“跑圈”。丽桂说,她喜欢和同学在操场跑圈,释放压力。高三时,每天早上6点开跑,再开始一天的学习。第二次高考,她如愿考上闽江学院,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这也是她喜欢的。丽桂说:“以后当一名数学老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予后来的学子。”
丽桂的学费,并不算多,但家里3个孩子同时上大学,对父母来说很吃力。哥哥在武夷学院读大四,妹妹去年刚考上福建工程学院,两人的学费,一年上万元。要凑够学费,已经非常困难。丽桂的学费,更不知从何攒起。
家里的生活,仅靠种点茶叶和爸爸外出打零工维持。然而,一年前,爸爸不幸出车祸,颅骨和手掌骨折,已花费好几万,还欠了不少债。爸爸受伤后,干不了苦力活,收入跟着减少。今年的茶叶也不好卖,至今无人来收购。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哥哥和妹妹暑假后就没回过家。“一放假就打工,哥哥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丽桂更担心妹妹,“妹妹一个人跑到漳州干喷油漆的活儿,很辛苦。”
丽桂也很懂事,高考完第二天,她就去安溪一家餐饮店当收银员。“每天站9个小时以上”。一个月下来,1000多元工资。一家三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为家里分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