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爱心助学:贫穷也好疾病也罢 我不自卑(图)
闽南网8月12日讯 2015海都爱心助学,至今共推出25名急需帮扶的学子。最让人温暖的好消息是,泉州这座有爱的城市,几乎在每名学子见报当天,都有读者打进95060认捐他们的学费。
上一期“我想上大学”的24号学子邱海虹、25号学子尤素明,不必为学费发愁了。今天两名想上大学的学子,早早在生活里懂得了“坎坷”二字。26号学子尤长文,身患强直性脊椎炎,难以根治,忍痛上课,忍痛考试,忍痛打工,为大学和未来,努力坚持;27号学子姚宝琴,在破旧的古厝里,3年未见新衣服,所有生活的困难她都不怕,她是同学口中的“女汉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我想上大学”和“我想帮助TA”,是2015海都爱心助学推出的两个互动栏目。我们愿搭建平台,为贫困学子打开梦想的翅膀,为有爱、有能力、有意愿出一份力的爱心人士搭桥牵线。联系我们,请记住以下3种渠道,海都热线通95060,海都报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海都报官方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我想帮助TA
“没事的,就想帮她解决问题”
热心读者吴先生,已经认捐了22号学子吴明珍的学费。看到上期学子尤素明的报道后,马上给海都记者打来电话咨询。吴先生和素明的爸爸联系后,得知对方家里困难,无力支付1.4万元学费。
经过商量,吴先生决定帮助素明至少一半的学费。“我女儿有去打工,自己可以赚2000多元,我们也可以自己想点办法。”尤爸爸说,不管吴先生资助多少,他们都很感恩,“可以的,另外一半的钱我们凑得来”。尤爸爸说,有了吴先生的帮忙,学费的压力缓解了很多,终于有机会送小女儿上大学,不必再走大女儿辍学打工的路了。
认捐海虹学费的是王先生。王先生此前原本打算认捐吴明珍,但被吴先生抢先一步。在得知海虹还未被认捐后,他立即表示要认捐海虹。
古厝前,姚宝琴和爸爸
□我想上大学
我也爱美想穿新衣,我懂知足
家穷父母无能为力,我来努力
学子档案 26
姚宝琴 安溪一中
高考成绩:547分(文科)
录取院校:福建江夏学院
“我的家就是这样,我不会因此而自卑。”姚宝琴性格开朗,自信大方。刚从厦门打工回来的她,带着记者,来到安溪湖上乡飞新村。
宝琴家的古厝,年久失修,摇摇欲坠。“这个房子,好像是明末或者清初建的。”飞新村的村干部介绍,这古厝是飞新村姚姓族人的宗祠,20年前,族人捐资一起修缮,否则早不存在了。宝琴家能分到半间房子,但他们无处可去,大家商量着,让他们一家4口住在这里。
宝琴爸爸姚育打着赤脚,搬出2条破旧的板凳,这是家里唯一能拿得出的像样家具。姚育今年56岁,身高只有一米四几,佝偻着身子,瘦得让人心疼,他不怎么说话,与人沟通也很费劲,妈妈也是如此。“父母都是这个样子,智力跟平常人没法比。”宝琴的叔叔姚日雨说,哥嫂的情况,只能在家种些作物,养些鸡鸭卖钱。宝琴还有个妹妹,今年16岁,但因为营养不良,个头看起来像小学生。
“我自己也有一个大家庭,所以没办法帮他们做太多。”姚日雨说,宝琴的妹妹今年出门打工,但挣不到多少钱。而宝琴从小好学,小学二年级就能自学五年级的书,中考又以乡里第一的成绩考上安溪一中,却因为贫穷,家人一度想让她放弃学业。
姚日雨觉得,宝琴是这个家唯一的希望,如果能上大学、找工作,这个家就能撑起来。一直以来,宝琴的学业,都是他在支撑。“我年纪越来越大,没办法一直帮衬。”姚日雨希望宝琴快快成长,接过这个沉沉的担子。
高考完,宝琴就到厦门一家电子厂打工,赚了2000元左右的工资,她特别满足。“我要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她已经3年没穿过新衣服了,“小时候穿的都是堂姐们的,高中穿校服”。就算过年也没有新衣。
应该是爱美的年纪,但她没有抱怨,反而更独立、乐观,内心强大的宝琴,被同学们称为“女汉子”。
宝琴很少哭鼻子,但高考成绩出来时却哭了,她原本预估580多分。如今,她已经被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专业录取,上大学却像一种奢望。“其实,我觉得能上完高中,就已经像在做梦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