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央视今晚播泉州端午民俗 多彩民俗助阵迎端午祝安康

2015-06-21 08:52 来源:泉州晚报 0
端午期间,不少地方还举行了攻炮城民俗活动,参与的市民兴致盎然。

  包粽子、赛龙舟、水上捉鸭、海上泼水……昨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泉州市各地开展了独具特色、意蕴深远的民俗活动,人们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之中。龙舟竞赛场,选手们挥汗一比高低;泼水节上百船出海,人们尽情泼水狂欢;晋江安海,“嗦啰嗹”采莲队的踩街精彩生动。记者兵分多路,记录这一传统节日的点点滴滴。

海上泼水现场热闹非凡(陈小阳 摄)

海上泼水现场热闹非凡(陈小阳 摄)

海上泼水 泼出吉祥幸福

  昨日12时许,距离第九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开幕还有一个小时,参与海上泼水的市民已迫不及待开始登船,20多艘船只缓缓驶出。海上泼水活动,没有人发号施令,只要有船相互靠近,船上的人便开启“泼水”模式。大家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脸盆或者桶,舀起海水,向迎面船上的人使劲泼去。泼出的水在空中划出一条条弧线,期间还伴随着船上人的欢呼声。有的船上还配备打鼓助威的鼓手,为同船的伙伴鼓劲。

  据说,泼出的是幸福吉祥的水,渔民捕鱼更兴旺,青年男女的爱情更牢固,海峡两岸的情缘也会更浓厚。活动时,岸上的人看得起劲,“哈哈,那个人被泼了好多水。”市民陈先生说,他第三次参加泼水活动,这样的互动让人很开心。

攻炮城 炮声震天响

  端午期间,不少地方还举行了攻炮城民俗活动,参与的市民兴致盎然。所谓的攻炮城,就是用竹子和纸扎成城垣,悬挂在空旷处,约两层楼高,攻城的炮手将各自事先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对准炮城,谁能幸运地将自己的鞭炮抛掷触到城垣上的炮芯,引起炮城爆炸,就为胜者,可得丰富的奖品。比赛一开始,攻“城”炮手点燃各式各样的鞭炮,或单发或成串,从下向上对准城垣抛掷,一时间,众炮齐轰,蔚为壮观。

嗦啰嗹 祈福“闹端午”

“嗦啰嗹”采莲队的学生(王丽虹 摄)

“嗦啰嗹”采莲队的学生(王丽虹 摄)

  昨日上午,记者在晋江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看到,伴随着锣鼓声,一队人马举大旗、扛龙头缓缓走来。几名头戴清兵笠的“铺兵”用竹担一头挑着大锣,另一头挑着装烧酒的新壶、生猪脚和草鞋,边走着醉汉脚步,边敲锣扬首。采莲旗手们举着采莲旗紧随其后,几位“家婆”手里提着红漆篮,里面放着美丽的白玉兰和红花……

  71岁的黄祖南打红腮画黑痣,在队伍中扮演“家婆”。他的妹妹黄素珠是霁云殿“嗦啰嗹”采莲队的组织者。黄素珠说,今年是采莲人数最多的一年,有78人参加。为了延续传承,一些老采莲队员还把儿子、孙女也拉入表演队伍中。

  今年10岁的颜昕怡白脸红腮扮成“家婆”,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端午采莲队的表演,她的爷爷颜为民也是采莲队的组织者。13岁的王家栋扮演小旗手,他已连续参加了3次表演,动作表情早已驾轻就熟。黄素珠说,早上参加完表演活动,中午采莲队要走街串巷,为大家辟邪消灾。

  除了传统的采莲队,人群中,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嗦啰嗹”表演队也格外抢眼,他们来自晋江养正中心小学。11岁的伍佰炫和孙维凯男扮女装,手持大芭蕉扇,手舞足蹈,十分可爱。12岁的苏振勇是队伍中唯一的“铺兵”,他背着长杆,右脚高高跳起,动作惟妙惟肖。

  “传统采莲队的老师经常到学校教孩子们怎么跳‘嗦啰嗹’。”领队黄老师说,队伍中有12名女生和19名男生,龙头是民间手工艺人做的纸龙头,孩子学习嗦啰嗹有一两年的时间,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演出。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台胞来往大陆免签在即 端午首日泉州迎台胞入境小高峰
下一条:海都策划“父亲的档案”末尾:老爸,对不起谢谢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