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苏老伯免费奉茶20载 因患鼻癌于昨日离世
相关报道:
西街免费奉茶19年的苏老伯走了 网友祈愿“老人一路走好”
去世前仍在挂念,希望家人继续坚持——
苏汉民生前经常守在煤炉旁为路人烧水 (王柏峰 摄)
泉州晚报报道,今年的端午节,中心市区西街旧馆驿巷口的免费奉茶点,再也见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了。前日上午,默默坚持了19年、每天起早摸黑为路人煮茶的苏汉民老伯因病辞世,让不少市民和网友哀思不已。直到去世前几天,病重的老伯仍在挂念着今年的奉茶一事。苏老伯的老伴黄惠兰说,虽然老伴走了,但她会继续坚持奉茶,因为这是老伴的遗愿。
去世前仍挂心 嘱咐家人继续奉茶
昨日下午,烈日炎炎,却挡不住中心市区旧馆驿巷传来的绵绵哀思。苏老伯的宅子里摆着他的遗像,慈祥和蔼。屋里屋外,前来帮忙料理后事的亲戚和邻居进进出出。“夫妻两人都很好,遇到邻居有什么事情,能帮的都会尽量帮忙。”说起苏老伯的去世,一位邻居不无惋惜地说。
大门口,一些路人特意从西街拐进巷子,向着苏老伯的宅子深深地鞠了一躬。“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走西街,每年我都会来盛茶水喝。苏老伯和黄阿婆特别热情,没有想到苏老伯这么快就走了。”一位路过的中年男子一度哽咽。
“去年10月查出的癌症,”苏老伯的老伴黄阿婆说,“前几天,他的身体已经很不舒服,还一直催着我准备奉茶之事。我们每年一般都是端午节过后才开始,我便让他别着急。他不听,一直催。星期一,我就换了个新煤炉。星期二准备好其他工具,可以奉茶了。星期三早上,他放下心,就走了。”
“好多好心人支持我们,知道我们俩没有退休金,就送些茶饼过来,有时还会拿几百块钱给我们买煤球。”黄阿婆说,只要她的身体受得了,就会一直奉茶。如果她不在了,希望儿女们能继续坚持,“毕竟这是他的遗愿。”
苏老伯走了,但他的奉茶点将继续服务路人。(王柏峰 摄)
免费奉茶19年 每天起早摸黑煮茶
黄阿婆说,从1995年开始,他们夫妻俩就在巷口设摊供大家免费喝茶。如果丈夫没走,今年该是第20个年头了。“当年旧馆驿巷在修建,一些施工人员就会来我家讨茶水喝。”从那以后,旧馆驿巷门口便多了一个简易的茶水摊,原先是用钢筋锅装茶水,后来改用保温桶。
从端午节开始直到国庆节,这期间,苏老伯夫妻俩每天都会在巷口免费奉茶。每天早上四五点,他们就得起床开始准备烧水、煮茶。“都是用煤炉烧的,一天得烧好几锅。”苏老伯的亲戚苏先生说,最早是用茶杯让大家装茶水,如今都用一次性杯子了。
据苏老伯邻居介绍,每天来这里喝茶的人很多,有的是三轮车夫,有的是来泉务工人员,有的是附近的学生,也有游客。“一些比较经常来喝茶的人甚至和苏老伯成为朋友了,有一年他倒茶时被开水烫伤,许多人还到家里来看望他。”
缅怀老人事迹 网友表达哀思之情
苏老伯去世的消息被发布到网上和微信朋友圈后,不少喝过老人茶水的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哀思。一些没有见过老人的网友,也为其默默奉献的事迹感动不已,纷纷转发并评论。
西街亚佛润饼老店的老板发微博说:“老人家自己勤俭节约,老两口对街坊邻居关心照顾,没有退休金,却默默为社会奉茶二十年,即使生病也在坚持。”
华侨大学教授王建设也留言:“爱心永存人间!”网友“koudai”今年刚刚来到泉州工作,此前她曾听说过苏老伯的故事,“还想今年去喝喝苏老伯的茶水,顺便看看他,没有想到……”
网友“摩天轮”说:“老两口坚持这么多年起早贪黑为路人免费奉茶,这种精神不就是现在这个社会所缺乏、大家所应该学习的吗?向苏老伯致敬,一路走好!愿阿婆好人一生平安!”(记者 石伟琴 陈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