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史阿姨与91岁母亲隔着一碗热汤的距离 珍惜相伴的幸福
闽南网5月19日讯 有人说,女儿嫁出去离娘家最好的距离,是一碗热汤从家端到娘家不会凉。
家住泉州市区金龙街道的史阿姨,和91岁的母亲林阿婆就住在并排的两栋楼里。年轻时在南平工作,远离母亲,现在自己也是奶奶了,却能每天和妈妈作伴,这是她珍惜的幸福。
史阿姨搂着老母亲甜甜地笑
全家福名片
母亲 林雪卿 女儿 史端端
喊自己妈妈姨啊
“姨啊,今天我和你照相,给你换件好看的衣服。”
“啊?你说什么?”
“头发也乱了,我帮你梳。”
“什么乱了?”
91岁的林阿婆精神矍铄,就是有点儿耳背。史阿姨总会不厌其烦地在她耳边重复。
“我喊我的妈妈叫姨啊,看,她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吧!”史阿姨拿出一张过塑的老照片,照片里一个年轻的美丽姑娘,面容清秀,怀里抱着个小婴儿。
那时林阿婆20多岁,史阿姨四个月大。68岁的史阿姨,是家里6姐弟中的老大。在她前头,还有3个孩子夭折了。为了好生养,家里的老祖母让她改称“妈妈”为“姨啊”。这个称呼,史阿姨和几个弟妹就一直叫着。
林阿婆给自己接生
史阿姨珍藏了74本相册,其中有不少是娘家的全家福。
“这是1942年我父母的结婚照”,史阿姨隔三岔五,会到母亲家来,跟她聊聊天,阿婆总喜欢拉着她“讲古”。林阿婆是村里的接生员,丈夫是医生。
林阿婆还曾经给自己接生过。那天丈夫正要带着大些的儿子去看电影,刚要出门,林阿婆肚子里最小的儿子就迫不及待地要出来了。林阿婆喊来丈夫帮忙,有条不紊地拿出之前使用的接生工具,等孩子出来后脐带打结、剪刀一剪,孩子就生下了。感觉很痛苦的生产经过,在林阿婆口中却显得云淡风轻。
一碗热汤的距离
“我年轻时候,也想像爸妈一样学医。”可惜未能如愿,她后来到南平顺昌做制砖工作。再后来认识了丈夫,在建阳教书,一直到1990年才回到泉州。
现在,史阿姨不仅回到了泉州,而且就住在母亲家边上,走上几步路就能见着她。林阿婆跟小儿子一家一起住,史阿姨和三弟分别住在隔壁两边。林阿婆喜欢吃元宵圆和糕点,史阿姨常常会给她做好端过去,端过去还是热腾腾的,再陪老母亲坐一会,聊聊天,史阿姨说,这也是幸福。
因为工作忙,史阿姨家其他成员没能聚齐,我们给她和林阿婆又照了一张合照,史阿姨搂着妈妈,笑得很幸福。(海都记者 彭思思 吕波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