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揭秘泉州湾大桥特点:三宗“最”四大“防”(图)

2015-05-12 10:03 来源:泉州晚报 0
泉州湾大桥今日12时正式通车,是泉州首座跨海湾大桥和全省最长的跨海大桥,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详解大桥背后的先进工艺和三宗“最”、四大“防”。

交通执法车辆在桥上巡查 (陈起拓 摄)

    四大防护保障通行安全

    ——防风“金钟罩”:4.2公里挡风屏障,保障10级风力通行。

  泉州多风。为保障主桥通行能力,泉州湾大桥在主桥及两侧引桥设置4.2公里左右的挡风屏障,减小横风对行车的影响,可保障十级以下风力的通行。

    ——防震“大挪移”:引桥设减震隔支座,抗震设防达到8级。

  泉州位于地震多发带,大桥因此设计了多项减震装置,结构抗震设防标准达到了8级,即使发生8级地震也能修复使用。其中,大桥引桥部分桥墩和梁间的支座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这个面就像一个球面,若有地震会将梁抬高,将动能转为势能,以达到减震消能效果,仿若“乾坤大挪移”。

    ——防撞“铁布衫”:承台暗藏钢套箱,可减轻船舶碰撞损伤。

  大桥南北主塔承台各一个防撞钢套箱,重达900吨,大小约等于4.4个标准篮球场(28米×15米),高度相当于三层楼,重量可以和300头非洲象媲美。作为大桥主墩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随主体结构镇守海中,不仅是索塔承台的施工摇篮,还可以保护大桥结构,减轻往来船舶可能对主墩碰撞造成的损害。

    ——防腐“软猬甲”:使用海工耐久混凝土,承台暗藏保护网。

  在建设中,大桥大规模使用了致密性好、耐久性好的海工耐久混凝土,这在福建省内是首次。此外,跨海部分的桥墩承台在保护层内加装了不锈钢网片的保护网,有了它,承台就像穿了一件“软猬甲”。此外,主桥承台底面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浪溅区以下多个部位采用有机硅烷涂装,大桥外露金属构件采用防腐涂装,多措并举以抗击海洋腐蚀环境。【推荐:泉州湾大桥收费标准

    相关链接——数字看大桥

    20.7万吨钢材

  泉州湾大桥使用各类钢材约20.7万吨,可以造1.88座的“鸟巢”。

    69.23亿元投资概算

  泉州湾大桥的概算总投资约69.23亿元,相当于2座“鸟巢”。

    100年寿命

  泉州湾大桥设计使用年限100年,与“鸟巢”主体结构相同。

    16743盏照明灯具

  泉州湾大桥配备使用路灯、中杆灯、轮廓灯和投光灯等四种不同灯具,总数高达16743盏。这意味着,大桥不仅行车有充足照明,节日等特殊日子还将有夜景灯开亮。

    5.66亿升燃油

  大桥项目的建成,可缩短泉州湾南北两岸路程16公里。按预测交通量估算,15年运营期内可节约燃油5.66亿升,折合标准煤约63.76万吨。(记者 孙灿芬 通讯员 庄爱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厦高铁客运专线明年开建 泉州往返福厦犹如搭公交
下一条:泉州上月CPI同比涨2.3%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5%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