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区地下人行通道卫生不好惹人嫌 缺乏设施待完善

2015-04-12 08:52 来源:泉州晚报 0

  《地下人行通道 想说爱你不容易》追踪

  卫生不好惹人嫌 设施缺乏待完善 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将着手解决存在问题


丰海路公式埔路段地下通道堆积杂物

  前日,本报第6版对中心市区地下人行通道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后,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马上通知相关管理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表示将对管辖的地下通道的设施进行维护,督促相关街道对地下通道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市区地下人行通道为何问题频现,记者进行深入探访。

  原因一

  安全卫生问题突出

  地下通道的安全卫生问题,无疑是行人愿不愿意走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流浪人员可能带来安全问题外,通道内灯光太暗也让市民有所担忧。如南迎宾大道的四个地下通道,白天都黑乎乎,更不用说晚上,行人自然不愿意通行。一些地下通道积水或渗水,市民干脆就不走了。

  “缺乏管理,让地下通道雪上加霜。”市民张先生说,这些地下通道少有人管理,卫生差,设施缺失,行人更加不愿意走。

  “卫生不好,垃圾成堆。”市民吕女士说,垃圾还会孳生蚊虫、细菌。如果卫生问题都解决不好,走了一次,就不会再走第二次了。

  原因二

  部门维护意识不强

  记者走访的14条地下通道基本上都在新区。“一些地下通道设置在人流量不多的地方,就没有人走了。”市民李女士说。

  “地下通道利用率低已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相关人士说,新区人少,少有人走,相关维护部门看到没有什么人用,也就疏于维护了。这样一来,卫生等就跟不上,市民就更加不愿意走了。还有就是行人自身的因素,现在不少市民还没有养成走地下通道的习惯。

  原因三

  没有积极完善配套设施

  有市民认为,地下通道的问题症结,在于缺乏人性化关怀。他们认为,修建地下通道是为了改善交通环境,保证行人安全,本是好事一桩。可要是通道修好之后没有积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便民工程带来的便利,就可谓“好事只做到一半”,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据悉,在一些发达城市,地下人行通道的设施通常有楼梯、扶手电梯、升降机、地图、照明、抽风机、闭路电视、凸透镜、保安员、使用指引、法规、通告、方向指示牌、投诉电话等。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虽然目前没有办法做到完善所有设施,但起码可以做得更人性化一些。如有市民指出:“兴贤路圆盘的地下通道,经常积水,路面也很滑,不好走,如能做好排水设施,保持路面干燥,并做相关提示,就会好很多。”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地下通道坡度很大,不利老人和残疾人通行,在设计地下通道时,考虑实际需要,上下坡度不应太大,以方便老人或残疾人通行等。

  部门

  将督促解决问题

  “我们把这些问题向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通报。”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地下通道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设施维护,另一是环境卫生。至于设施维护,已移交的,属于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管理,还没有移交的,属于建设单位管。环境卫生则由辖区内的街道管理。

  他告诉记者,早前他们没有把地下通道纳入考评范围,卫生很差。自从纳入考评之后,卫生好转,但还存在问题,他们将进一步考评,督促相关职责单位把地下通道维护好。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派人现场查看,对地下通道的设施进行维护。(记者王金植 文/图)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泉州万达金街昨上演浪漫求婚 美女告白“大白”男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