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天堂信箱:致,亲爱的你

2015-04-05 08:13 来源:闽南网 0
我们从读者投稿的天堂信箱中,选出部分信件刊登于此文。

  闽南网4月5日讯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今日,清明。

  相信,人间四月天,纵使春光再明媚,也化解不了你心中那团对亲友的思念。

  自本报推出清明策划来,无论是睹物思人系列,还是天堂信箱的读者信件中,都承载了一份浓浓的哀思。日子一天天跟进,我们也收到不少读者的哀思信件。

  在策划收尾的今日,我们从读者投稿的天堂信箱中,选出部分信件刊登于此版,文字酌情删减,望请见谅。

  希望天堂里

  还有一个这样的你

  2015年3月30日,年仅25岁的你,离开人世,没让我们陪伴左右。

  小祺,你曾成功战胜白血病魔。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不承想病魔还会再次袭来。

  我们痛彻心扉地惋惜,你或许已然不知晓。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我们都希望这些爱,可以延续你的生命。但我们深切知道,假若生命可以选择,你无论如何,也不愿离我们而去。

  我们这样安慰自己,天国里,也有个舞台,它和我们高中时的舞台是那么相似:红色的幕布,闪烁的灯光,嬉笑的打闹,奋力的汗水。那里啊,演着两部话剧。

  你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媒婆,嘴边有一颗滑稽的痣,走起路来七扭八拐,笑声仍然飘荡在整个舞台。

  你还是《灰姑娘》里的管家,你将身躯狠狠地扔到舞台上,从台后到台前划出一条长长的路线,手里捧着水晶鞋,并把它举到灰姑娘身前,管家阿谀奉承的角色被你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这样安慰自己。在天国里,你还是那么喜欢周杰伦和王力宏的歌,你唱《安静》,天国里便只剩下你的落寞与哀伤;你唱《回到过去》,天国里便回荡着你的后悔与懊恼;你唱《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天国里的云彩都变成甜甜的棉花糖。

  你可曾记得,那位与你一同翘课偷偷参加比赛的她?

  你可记得,你们深情对望唱《好心分手》时候的眼神?

  你可记得,毕业留言手册里留有你满满三页倾心言语的她?

  你可记得,还在反复抚摸着你附在其后,亲笔绘上的你们一同回家的路线?

  你说啊,“我会一直监督你的,不让你被其他同学欺负,我们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你的一生一世就这样结束了,你让她如何去听你的话?

  可是,就让我们以为你过得很好可以吗?就让我们记住那些美好的过去,如同这一切还会在天堂的未来里重演。就让我们怀着希望,直至在天堂里与你再次相会的那一刻。那时候啊,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你是如何陪着我们慢慢老去,你是如何在天堂里看着我们经历酸甜苦辣,请记得再次堆起你那层层的笑,说一句:我过得很好,你们呢?

  致我们亲爱的高中同学——陈祺泓。

  (培元中学2010级五班全体师生)

  信鸽呵 请衔一片刺桐叶飞来

  ——怀念爸爸去世周年

  冬去,春来

  我在天台上盼望

  盼望开元寺上空

  信鸽衔一片刺桐叶飞来

  黄昏,回家

  我点亮灯火等待

  等待窗前

  信鸽衔一片刺桐叶飞来

  夜深,人静

  我对着窗外的玉兰树怀想

  怀想树上

  信鸽衔一片刺桐叶飞来

  信鸽呵

  请衔一片刺桐叶飞来

  父亲会写信在上面让你带

  拾起了刺桐叶

  我就拥有了爸爸的关爱

  贴紧了刺桐叶

  我就和爸爸永远不分开

  (读者洪志强)

  “大头兵要吃什么” 外婆嘴边的爱

  外婆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了,她去世不久,我就常常梦见她。每次梦中的外婆都是那样的慈祥、可亲,还是跟往常一样笑眯眯地对我说:“大头兵要吃什么?我去做点心给你吃。”

  离世的人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他们是生养我们的长辈,是最值得我们怀念的亲人;而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活下去,还必须活得更好,这也是前人对我们的期盼与福佑。

  (读者洪建兵)

  珍重兄妹情 老爸生前的上心事

  老爸你生前总是把“你和你妹妹要和睦相处,将来要是我不在了,你们也要互相来往,这世上就你们两兄妹最亲了”挂在嘴边。而我总是不耐烦地回答他:“你还那么年轻,那么容易就不在了?”

  你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走时才49岁,你还没来得及给你孙女过完周岁,就默默地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你留下的仅仅是你一直当宝的朱红色小匣子和我手机中不多的你的照片。

  (一读者)

  允中兄 来不及道别你就不辞而别

  新近大学同学开了个微信群,还算热闹:时常聊起一些往日旧事,话题广泛,话语生动,我习惯旁听静看;但觉得这也不是办法,毕竟都是同学,于是我找来当年旧物,诸如《毕业留言》,往来书信,偶尔参与。

  当我翻读允中兄的留言,“您的钻劲值得我学习。”其亲切的字迹依然如昨。他是老三届,也是老烟枪。

  1992年,一贯温和而有耐性的允中兄竟然等不及大学毕业十周年活动,来不及跟同学道别,就不辞而别了……允中兄一路走好!

  (读者林世铨)

  新家里的虎皮兰 对阿母的5年哀思

  阿母住过的房间里,有一盆虎皮兰盆栽,那是刚搬到新家时,我特地为阿母买来吸收房间里的甲醛。阿母已离开我们五年多了,但我还保留着这盆虎皮兰。每次为它浇水,总会想起阿母,音容宛在,训言犹耳。

  养儿方知父母恩,当以不忘阿母教诲,生前为国尽忠,身后叶落归根,陪伴在阿母坟边,再为阿母尽孝,来生再绕膝下叫阿母。

  (读者傅金龙)

  玉兰花 奶奶的发束

  那时,奶奶的发束最常插的是玉兰花。

  淡黄色的玉兰花,细长的身影时时附在奶奶头发之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一份朴质的爱美之情,那一种似有若无、暗香浮动的芬芳,直到今日依然弥漫在我心中。

  消失的是触觉与质感,停留的是亲情与印象。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些温情的场景和深刻的记忆。回忆里,故事中,有我们的纯真,有朴实的存在。那些感情,哪怕失去了物质的依附,再也摸不着、看不见,但却仍然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读者洪少霖)

  (海都记者 张帆 刘淑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爱与生命:祭,活在我们心底的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