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一女代购女包求退货 卖家寄来生地瓜?(图)

2015-03-13 07:45 来源:闽南网 1
因为退换货,泉州一买家亲历“狗血剧情”,盼的退货等来一个生地瓜

  支招:网购商品拆封 照样“七天无理由退货”

  泉州工商12315投诉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15”之后,网购达人的一大利好是拥有“后悔权”,即消费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可“七天无理由退货”,几类特殊商品除外。然而,新消法实施近一年来,后悔权在现实中却遭遇了一些尴尬:一些网购平台随意扩大拒绝退货的范围,比如参与活动的商品、归入预售模式的商品、“已经拆封”“外包装不完整”的商品等。

  今年3月15日起,《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将正式实施,针对“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商家义务,明确规定商家的下列情形之一并超过15日的,将视为故意拖延和无理拒绝:

  (一)对于适用无理由退货商品,自收到消费者退货要求之日起未办理退货手续;

  (二)未经消费者确认,以自行规定该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货;

  (三)以消费者已拆封、查验影响商品完好为由拒绝退货;

  (四)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未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等。对于经营者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行为,工商部门将依照法律予以处罚,最高可罚50万元。

  福建泉中律师事务所林培德律师建议,如果网购遇上纠纷,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在网站投诉。如果要投诉,则要联系卖家所属地的工商部门。

  打差评频遭

  卖家骚扰怎么办?

  一个差评 卖家电话骚扰近一月

  网购到不满意的物品,还不让退货,买家给了差评。可卖家为了冲钻、维护形象,却不断骚扰买家。有的走怀柔路线,求爷爷告奶奶地要求更改评论;有的用利益诱惑,改差评就返还5元;有的卖家更是直接威逼,威胁买家更改评论。泉州市民陈女士最近被卖家的骚扰电话折腾惨了,听到电话铃声就反感。

  年前,陈女士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件长款针织衫,物品到货时她刚好外出旅游,同事便帮她签收了。等她旅游回来,拆开包装却发现,寄来的并不是针织衫,而是做工粗糙的短款毛衣。“当时我试穿了一下,特别扎人,很不舒服。”陈女士说,她试穿后觉得不合适,多次跟卖家联系,卖家均用已过7天无条件退货时间为理由,不给退。陈女士一气之下便把毛衣扔掉,并在评论栏写了差评。

  没想到,从给了差评那日开始,陈女士开始倒霉了。“少则一天5个电话,多则几分钟就打一个,真是烦不胜烦。”陈女士说,卖家刚开始态度还可以,只是不断地央求将差评改掉,并承诺可以免费退货。但因陈女士已将毛衣扔掉,陈女士表示没办法。

  卖家开始不断威胁陈女士,让陈女士好自为之。“卖家还说,她有朋友就在泉州。如果我不改掉差评,她就要让他们天天来公司晃悠!”陈女士说,她被骚扰到都没法安心工作,将卖家的电话屏蔽掉。卖家就开始每天更换电话号码骚扰。

  “我拨打了淘宝客服投诉,淘宝客服说现在这样的情况还蛮多的,他们会登记处理,到现在都没有后续消息。”陈女士说,卖家的骚扰电话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最终陈女士更换了手机号码,“世界才清净了”。

  支招:

  注意搜集证据 向监管部门投诉

  福建高融律师事务所涂宗全律师认为,网购消费者有权利对消费体验、消费感受等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这某种程度上正是在行使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而商家面对差评,却做出恶意骚扰、干扰消费者正常生活等举动,是十分糟糕的行为,侵犯了购买者的正当权益。

  涂律师提醒,网购者如遭恶意骚扰,可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并及时向网络交易平台及其所在地的消保委等机构投诉。不过,由于卖家和买家分散在各地,侵权行为的证据收集等有很大难度,所以有待相关部门及网购平台加强监管。(海都记者 李秋云 花蕾 谢洛静 通讯员 杨思默 魏腾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驾考秘笈”朋友圈疯转 有人信以为真结果挂科
下一条:动画大片《梦想总动员》 昨起在全国卫视联播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