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妇女节前夕走访泉州三名女性工作者(图)
2015-03-08 11:21 来源:泉州晚报
0
车胎破了,周祖容夫妇当街修补,这对他们已是常事。
女环卫工 车胎常破 为省钱自己补
29岁时,周祖容从四川来到泉州,同31岁的丈夫彭先福一同成为环卫工人。一转眼,她已是两个孙子的奶奶,祖孙三代都成为“新泉州人”。如今,她和丈夫仍每日清扫泉州的街道。数了数,这一扫就是21年。
“泉秀街、温陵路、宝洲街、刺桐路、坪山路……泉州这些大马路基本都扫过。”周祖容笑着说,以前,中心客运站那块地还是一片稻田,宝洲街也没有房子,他们夫妇见证了泉州20多年的发展。采访过程中,见要下雨,她不慌不忙地打开环卫三轮车头的塑料袋,“这里面有雨衣、雨鞋,不怕下雨。”记者见到袋子里还有热水瓶、正气水等各种东西。她解释,“冬天冷,喝一喝热水暖和暖和。夏天晒,有时感觉身体不舒服了,赶紧喝一管正气水。”
彭先福介绍,夫妇俩早晨从5点开始上班,一直扫到11点,下午再从2点扫到5点30分。由于每条路都是专人负责,除了每年正月初一休半天,他们全年无休。“她今年过年时生病了,得到医院打两天点滴,没办法,只能晚上去打,白天照常上班。有人要到家里拜年,也只能晚上来。”他说,过年时游客增多,垃圾也多了起来,他们必须时时清扫。
记者要离开时,周祖容发现她的环卫三轮车破胎了。她把车用木板架起来,彭先福则从车上拿出一盒工具,两人驾轻就熟地补起车胎来。“去修车店补要花钱,有时坏在半路上也不方便,不如自己补。”周祖容麻利地寻找破胎处,“碎玻璃碴扎破的,昨天也补了一次。还是希望大家以后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