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2015年泉州将建闽南文化生态园 推进闽南文化保护

2015-03-06 09:34 来源:东南早报 0

  据泉州文广新局统计,截至目前,泉州市共有世界级非遗项目4个、国家级项目34个、省级项目76个,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泉州还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

  2004年,泉州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2007年6月,文化部在泉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闽南文化保护。

 

古朴的南建筑

精彩的南戏

悠悠的南音

努力夯实闽南文化保护网络

  丰富多元的闽南文化走过悠悠历史,如今愈加璀璨,这主要得益于文化保护工作。泉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镇国介绍,为加强对闽南文化保护传承的规划指导,泉州市特别成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领导小组和闽南文化专家委员会,设立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调动社会各层面力量参与闽南文化保护工作。

  “目前,泉州已经建立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为了让这些宝贵的闽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用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经费以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与整治,并投入建成大量文化场馆。2013年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张镇国说。

  张镇国表示,近年来,泉州市努力夯实闽南文化保护基础网络。他介绍,2010年年初启动“十百千基础工程”,全市建成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10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另一方面,泉州市以示范区整体性保护为载体,着力推动“面”的建设,2010年起确定13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并于2014年选择20个重点区域,重点推进整体性保护工作。此外,为抢救与记录濒于消亡的曲目,2013年起,泉州市启动实施南音记录工程,将其录制成DVD,并建立泉州南音记录档案馆;2005年,泉州市启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心数据库。

  “点、面、线,三者有机结合,大大巩固了闽南文化保护的基础网络,这也是近年来闽南文化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我们也致力于闽南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大力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从小接触闽南文化,培养他们对闽南文化的感情。”张镇国说,为弘扬闽南文化,培育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环境,近年来泉州市举办了诸多文化活动,并成功举办了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以及东亚文化之都·2014活动年系列活动。

精美的南派工艺

今年建设闽南文化生态园

  “在过去的几年里,闽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未来,我们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弘扬与传承闽南文化。”张镇国说。

  他表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启动建设20个重点区域非遗展示馆,树立典范,结合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全面开展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是当下闽南文化保护工作的重点。

  “作为老城区,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我们计划在其城南片区,按照‘生活就是文化,社区就是园区’的理念,建成一个具有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态园,这是我们今年主要的一项工作任务。”

  不仅如此,泉州还将重点抢救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大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海丝文物的保护。“这一两年,我们还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和‘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张镇国透露,泉州市文广新局与泉州市教育局正在联合编撰《泉州闽南文化校本系列教材》,拟将闽南民系与文化、闽南方言闽南民俗、闽南名胜、闽南建筑、闽南先贤、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等纳入该教材,构建幼儿园至高等院校阶梯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并结合本地院校,如华侨大学、泉州艺校等教育基地力量,拓展闽南文化相关学科、非遗相关专业,进一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

  “今年,泉州将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城市,突出与港澳台的交流,这将进一步提高闽南文化影响力。同时,我们将继续深化对台对外交流,不断挖掘自身文化内涵,提升对台文化交流水平。”张镇国表示。

  文化产业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大方向,在传承闽南文化过程中,泉州将挖掘和整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与旅游、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融合基地,打造一批重要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开发一批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2015年春运返程高峰 泉州警方发布10条安全提示
下一条:泉州今明天气:今迎惊蛰 气温上升明天最高19℃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