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海都十二道年味策划之大盘鸡与腊肉火锅 辣在舌尖跳舞

2015-02-12 08:15 来源:闽南网 0
杨家的新疆大盘鸡,刘家的腊肉火锅,异乡感受浓浓年味。
美味糕点、沙嗲烧烤等各种茶点,都是印尼风味

  美味糕点、沙嗲烧烤等各种茶点,都是印尼风味

  家庭名片 7

  掌勺人:黄秀云,印尼归侨 年节美食:千层糕、黑年糕

  黄秀云这么做千层糕:

  炼奶、蛋、面粉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均匀搅拌。蛋浆要打半小时,烤制过程则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薄薄的蛋浆,在容器中一层层均匀铺开,铺好再放进烤箱,周而复始,一连十几个轮回。一个小小的千层糕,需要耗时两个多小时。而切开的千层糕,横切面是一层层的堆叠,口感绵密。

  【美味】

  印尼千层糕 代代传承受欢迎

  1962年出生的阿云,是归国华侨的子女。年过五旬的阿云,微微发福,虽在印尼长期生活,但阿云父母仍讲着地道的同安闽南话。

  站在烤箱前,阿云正忙着烤印尼千层糕。她说,在泉州,春节厝边走亲访友时,都喜欢拿千层糕做伴手礼,所以成了热销品,会大量做。而在印尼当地的华人,过春节基本还都习惯按各自家乡的年俗过节。

  “手艺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地道的印尼风味千层糕比较甜,也比较油,现在做了少糖少油的健康改良。”

  在开饭店前,阿云和其他归侨和归侨子女一样,为了偶尔回味印尼风味,家家都会做千层糕,全家一起吃。现在做的人少了,手艺地道的阿云千层糕,便开始远近闻名。如今,阿云制作的糕点,不仅吸引着石狮、晋江、惠安多地的厝边前来尝鲜,更是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

印尼味的沙嗲烧烤

  印尼味的沙嗲烧烤

  【趣味】

  印尼华人过春节 舞龙舞狮抢红包

  和阿云不同,邻居纪贵兴在印尼出生成长。

  纪贵兴说,爷爷带着父亲去印尼时,还梳着长辫子,在印尼当地,以讨海为生。得益于勤劳敢拼,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年的春节,都操办得尤为热闹。回国多年,59岁的纪贵兴,仍怀念着长辈口中的印尼华人春节。“在印尼过春节,华人都会舞龙舞狮。”舞狮前,先将红包高高挂起,红狮子和黑狮子相互“抗衡”,一起抢夺高处的红包。夺得红包,既是对舞狮人犒赏,也是讨个好彩头。纪贵兴说,回国伊始,印尼归侨在过春节时,仍会组织舞狮表演,但随着舞狮艺人的老去,这一传统,已难再现。“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说到这,纪贵兴的眼神黯淡了许多。

  虽然没有在印尼出生长大,但阿云也从长辈口中回忆着印尼的华人春节。阿云说,当时和他们长辈一起聚集在印尼的,大多是安溪老乡。每年的正月初六,是祖师公的生日。那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必须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庙里拜见祖师公。而如今,这样的盛况,阿云只能从父母和公婆的回忆中慢慢回味。

  【品味】

  一家人在一起 每天都是过年

  卷翘浓密的睫毛,略显棕色的皮肤,阿云的孙女和大儿子,给人一种犹到异国之感。

  与阿云不同,阿云儿子说着泉州口音的闽南话,还娶了晋江的媳妇。虽然长得像印尼人,但阿云的儿子,对于父辈和爷爷奶奶口中的印尼生活,已然十分陌生。虽不曾踏过那片土地,阿云的两个儿子却继承了母亲阿云的好厨艺,做着一手地道的印尼菜。“很多吃过印尼当地菜的人,都说我们做的比当地的还好吃”,阿云笑着说。

  阿云家还在印尼的亲戚,偶尔会回来探亲,但大家伙齐聚一起,围桌吃饭的机会少之又少。不过,让阿云欣慰和开心的是,开了饭店后,一家人每天都一起工作和生活,这于她而言,再幸福不过。因为,年的概念已不是特定的某一天了,而是每天都吃团圆饭,每年都是团圆年。(海都记者 花蕾 刘淑清 田米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Big哥送年货你抢到了吗? 明日第三弹更丰厚
下一条:十二道年味:印尼风味烤肉千层糕 小年飘年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