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召开全市商务工作会议 探索国外建泉州产业园
“泉州是全省唯一一个出口连续19年保持正增长的地市。”昨日,泉州召开商务工作会议称,2014年,泉州全市商务工作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是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第一年,将探索在海丝沿线国家建立产业园区。
会议表示,2015年泉州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计划设定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的考核任务。
据介绍,去年泉州对外贸易总额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达到308.6亿美元,比增5.9%。其中出口181.8亿美元,比增10.4%,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境外投资方面,去年新批赴境外投资企业26家,比增225%,投资总额4814万美元。消费领域运行总体平稳,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3.3亿元,比增12.5%。
会议提出,今年泉州要紧紧把握中央“一路一带”战略规划中提出的“支持泉州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将先行区建设作为商务领域的核心工作,争取更多泉州元素纳入国家、全省大盘,推动相关项目形成群体效应。据悉,目前泉州已有180个先行区建设重点项目,今年将鼓励和引导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
“众多民营企业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意向明确。”相关市领导称,要积极利用海外泉州乡贤的力量,支持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抢占国际终端市场,加快“波兰中国福建商品城”项目建设。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企业抱团入驻境外商城,重点做好俄罗斯中国(福建)商品城项目前期筹建工作。支持非洲、马达加斯加渔业生产等境外项目建设。另外还要推广福建自贸区各项贸易便利化政策,重点推动泉州63家知名品牌转化为国际品牌,提升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
在保障民生方面,会议表示,除了加强监管,确保新年供应之外,还将计划投入资金6000万元,新建和优化一批“菜篮子”基地。积极实施“生猪活体储备”、“农超对接”、“南菜北运”等市场稳控项目。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
新一年里,泉州将推进商业综合体、专业街、便利店等商业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完成重点商贸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晋江国际鞋纺城、石狮国际轻纺城、晋江海峡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完善市场线上交易平台,推动泉州成为石化产品、鞋纺服装材料、建筑建材的区域交易中心。(记者 王宇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