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网站刊文介绍泉州海丝 囊括古港发展概况
背后:老友迪安博士推介促成
泉州人的老朋友迪安博士(网友供图)
泉州广播电视台对外部主任陈家平说,通过网友的帮助,泉州人一直念念不忘的迪安博士又现身了。迪安博士如今已是68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因为他特别将泉州的情况介绍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文化研究部的总干事,才有了这篇文章。
1991年2月14日上午11时,“和平”号考察船抵达泉州港。当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协调官员迪安博士,率领来自30个国家的50多位学者和新闻记者,在泉州进行为期6天的考察与学术研讨。就在这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港口。
陈家平说,今年7月中旬,为了到巴黎展览的前期工作,他一到法国,就开始打听迪安博士的下落。因为博士已经退休,后来在网上发了寻找迪安博士的消息。在联合国教科文官员徐波的帮助下,终于找到迪安博士的线索。
10月14日,“中国一日——重返泉州——来自泉州的问候”在巴黎举行。迪安博士拒绝了派车接送的邀请,坚持自行前往展览地点。
“听说泉州人民非常想念他,迪安博士几度热泪盈眶。”陈家平希望,迪安博士有机会能再来泉州作客,也希望泉州人能记得这位友善的黑人学者。
中译文节选
(原文请点击http://en.unesco.org/silkroad/content/quanzhou-crucial-port-along-eastern-maritime-silk-roads)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上极重要的东方港口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港口之一,古称刺桐港。泉州港在唐代是中国四大港口之一。这个港口城市在宋代和元代成为中国东部最大的港口。泉州刺桐港当时曾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一百多个港口有商贸联系。
著名的探险家,如马可波罗、弗莱尔Odoric和伊本白图泰曾到访泉州,并表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据说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泉州刺桐港出发陪蒙古公主远嫁波斯(现在的伊朗)。
泉州港这段辉煌的历史可由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迹得到证实。泉州湾出土的船舶和中国南海沉船见证泉州港当年的繁荣和兴旺。
久居泉州港的各地水手,商人和探险家为泉州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作出了贡献。泉州存在不同的宗教,如佛教、印度教、道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是这个城市多元包容精神的最好见证。
此外,还有其他民间的古迹,如梁式石桥洛阳古桥,五里长桥安平桥不仅见证了刺桐港的繁荣,也反映了中国和其他文化在设计和建筑上的融合。
在认识到泉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考察了这一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大历史港口进行对话和交流活动。在泉州5天的考察中,多个著名国际专家与本地专家之间进行多次接触与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在这个城市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世界多元文化中心2002年在泉州成立。(海都记者 吴月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