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告别绿皮客运火车 最后一趟列车我们想说舍不得
忧虑:停运后,沿线往来泉州不方便
一大早,很多旅客便来到车站等候坐车回家。得知将要停运的消息,很多年纪大点的旅客第一反应便是“以后不方便了”。
“安全、舒服、方便,老人家比较喜欢。”来自龙岩漳平城关的陈阿姨打算坐这趟车回家扫墓。2002年,她就来泉州了。往返于泉州和漳平,她经常坐这趟车,也了解车程情况。她回忆说,原来还有一部快车,时间更短。而慢车停靠的站点多,出现让车、刮风下雨时,便会延迟,但她已习惯了。
60多岁的陈老先生来自龙岩苏坂,在苏坂站下车。陈老先生的儿子儿媳都在泉州工作,自己一年来回几十趟,都坐这趟车。
“现在停运很不方便。”陈老先生说,自列车通车,他就是乘客了。来回方便,旅费也少。如果没有这趟列车,他们必须到龙岩坐动车来泉州,要不就到漳平坐汽车,更远。以后,来回不方便,旅费增加更多。
来自赣州上犹的曾大姐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这次和家人一行7人一起回家。已经在泉州十多年的她,会晕车,每次回家都坐这趟车,不坐班车。听说是最后一趟了,她表示,留个纪念,还挺不错。
不过,没有多久,她便担忧起来了。“最后一趟了,那来的时候坐什么?”“最后一趟,那以后该怎么办?”
知道即将停运的消息后,很多乘客都在问,会不会再开通别的线路?
坚守:一直“跑“在岗位上
5218次列车长周晓芳接受闽南网记者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218次列车的通车是为了方便沿线职工,而列车上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江西赣州。2005年,列车长周晓芳开始跑从赣州到漳平的列车。据她回忆,在2007年、2008年时,线路延伸至泉州东站。
至今,周晓芳在这个部列车上已工作有七八年。谈及感受,她笑着说:“跑了那么多年,也有点感情。”平时,她负责列车内所有的工作安排,已习惯了车上的节奏。
“停运了,您怎么看?”周列车长说:“对我们来说,都没多大影响,因为不管是否停运,都是在跑车。相对而言要好些的是,停了这趟车,时间就不那么长了。因为绿皮火车从赣州到泉州要13个小时,而到漳平,只要8个小时。
绿皮列车里的条件比较差,这里没有餐车。就如周列车长说的,这不像红皮车一样,时刻保持有热水。但是,仍有一拨人一直在工作着。尹先生在列车上已工作5年。早上,他负责烧水。
在绿皮火车上烧开水,需先用干柴生火,然后用煤炉把水烧开,再将水送到保温桶里。据周列车长介绍,这个过程大概要40分钟。只有列车启动后,风力上来了,煤火才烧得更快。
虽然从今日开始,有些站点停止客运服务,但在未来的工作中,周列车长及其他列车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仍是为绿皮火车上的乘客服务。(闽南网王惠敏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