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冬季儿童常发烧咳嗽感冒腹泻用药误区 专家帮分析

2014-12-04 16:32 来源:泉州晚报 0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医院里的小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多是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有不少家长在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之前曾自行给孩子用药,其中存在不少用药不当的情况。

儿童用药有诸多注意点,家长应多加小心。(庄惠 绘)

  用药不当,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会发生药物中毒。今起,特请福医大附二院儿科主任医师周维佳,就儿童冬季用药容易陷入的误区,逐一为家长分析。

  误区一 感冒就用抗菌素

  90%以上的小儿感冒由病毒引起。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在侵入细胞后,躲在细胞内生长繁殖。目前使用的抗菌素很难进入细胞,对病毒完全不起作用,而且抗菌素的副作用又较多。诸如过敏反应、肝损害、肾损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一些神经系统损害、二重感染。此外,滥用抗菌素也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二 咳嗽即用止咳药

  咳嗽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可通过咳嗽而排出体外,它起着清洁、畅通呼吸道的作用。稍有咳嗽便急着服止咳药,虽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也会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甚至能引起肺不张、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没有明确宝宝咳嗽原因之前,切莫擅用止咳药。

  误区三 腹泻即用止泻药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多由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及内分泌障碍等原因所引起。通过腹泻,肠道内的细菌和病毒均可及时地排出体外,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止泻药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存于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仍可迅速生长繁殖,继发多种疾病,威胁幼儿健康。故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及时去医院诊断和治疗。

  误区四 滥用退热药

  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给他们使用退热药,这样可能掩盖孩子病情,降低其抵抗力。小儿发热不超过38.5℃,一般不用退烧药,可采取物理降温法或者用中成药。

  家长选用的退热药品种也往往存在误区,不少家长选用了不良反应严重的阿司匹林或含有非那西丁及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其实在必须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应选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药。

  误区五 用法用量不得当

  市面上的药物往往缺乏儿童剂型,很多处方药说明书都写成“儿童酌减”,造成家长难以准确判断孩子的用药量。有的家长用药时“仅凭估算”,这是非常危险的。婴儿用药量应相当精准,否则会相差好几倍。有的患儿在服用水剂时,家长没将药水摇匀,使得初期的浓度不够,未达到效果,后期浓度又过高,有害健康。

  还有的家长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自行减少用药剂量。用什么药、用多少剂量,是根据疾病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用药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决定的。家长自选减少用药剂量,使药物应该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不但不能治愈疾病,还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或者使病情加重。 (记者 张沼婢)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冬天手脚冰凉怎么办 专家5招教你如何驱寒保暖
下一条:海峡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花落泉州 筹建工作正展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