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超标电动车假牌泛滥 鲤城警方:卖假牌没法处理
鲤城民警暗访发现,这家车行仍在卖假牌,立等可取,警方目前未进行查处
警方暗访取证后 研究多时未行动
在海都报曝光中山路多家电动车行贩卖假牌后,鲤城警方专门开会部署刑侦部门调查。
昨晚6时30分许,鲤城刑警大队先派遣便衣侦查员暗访调查。尽管媒体报道,工商检查,但在中山南路云飞扬电动车店内,店员仍直言可提供假照和假行驶证,不过没有现货。而在刚刚被工商检查的铭祥电动车店,侦查员发现该店贩卖假牌,付了钱就可马上取车牌。
有了证据,如何处理这些行为,警方犯难。
昨晚,鲤城刑侦大队办案民警反复咨询鲤城区公安分局法制部门,得到的结论是:因电动车究竟属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没有定论,对非机动车伪牌证的查处缺乏法律依据,故无法处理相关责任人。民警称,现在找不到一条可以支持的法律法规,不能贸然将店主传唤调查。
截至昨晚9时许,对于能否查处,民警仍在反复细致地研究中。他们最后表态,对这事,必将依法处理。
【律师分析】
不管是不是机动车
都涉嫌非法经营罪
福建联合信实(泉州)律师事务所廖逸律师认为,伪造、买卖假车牌,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不过,可能涉嫌的具体罪名,得看公安机关将电动车认定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若属于机动车,制造假车牌就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
而不管界定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买卖车牌都涉嫌非法经营罪。车牌是公安机关因管理需要而发放的,不具备商品性质,且是明确禁止销售的物品。因此,卖家售卖牟利,涉嫌犯罪;买家购买车牌,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快刀短评
警方被啥难倒了?
一张假超标车牌,难倒了鲤城公安的办案民警。这事有点儿出人意料。
是啊,店家都自查自纠了,证据也有了,等着挨板子。这边,公安说,我还得再研究法条。
不可否认,关于超标车的定性挺复杂。而正是因为其复杂,去年泉州市政府才出台《通告》,对其采取“限时登记上牌、临时过渡”的规范管理,明确将其界定为机动车。超标车这样被警方按机动车管理一年多后,今天在鲤城公安这,突然变成了法外之地?突然无法可依,岂不让此前的管理同事不同法?
而如果说身份界定尚有争议,伪造车牌则是显见违法。只有公安有权发放的车牌,随便谁都能伪造买卖,岂非儿戏?
更自相矛盾的是,如果对制售假牌采取暧昧态度,被查的车主自然会问:刑警不查卖假牌,交警为啥查我骑上路?如果一直这么暧昧,则更可能变成实际默许,那么超标车和假牌将越来越多,岂不是拆了市政府规范管理电动车的台?
相信经过再研究,警方定会找到合法合理的处理意见,堵住流向市场的假牌假证黑洞。(环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