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如何盘活泉州两江公园人气 专家建议:恢复沿江民俗

2014-11-19 08:22 来源:闽南网 0

公园建设时应该多融入历史元素

去年9月在石笋公园举办的“笋江拜月”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去年9月在石笋公园举办的“笋江拜月”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对于沿江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泉州市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唐宏杰认为,规划设计者对附近的历史文化积淀,发掘得还不够。

  唐宏杰举例说,潘山公园虽然景观很美,却“掩盖”了其中蕴含的历史。他介绍,五代招贤院位于潘山,曾吸引了不少中原名士来此。

  虽目前还未明确其遗址,但公园既然建在这个位置,就应凸显其历史韵味。例如,入口的大门就可以建成闽南建筑风格,或是在园内设置仿古书院建筑等,把历史的元素融进去。

  唐宏杰建议,在法石片区,可以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真武庙为核心,适当迁建闽南有特色的古民居,形成一个历史文化街区,这样兼具休闲,又有文化内涵。他特别提到,宋元著名海商、政治家、军事家蒲寿庚,曾在泉州法石片区建有望海楼,类似这样的古建筑,也可以复建。

  对于法石片区,泉州市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原主任陈鹏认为,应该设置公式埔风情园、海丝风情园。在宋元时期,由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5个渡头组成的法石港,也是很繁荣的。

  此外,还可以在一些公园内,预留供展示泉州非遗的场所,定期开展木雕、陶瓷等的现场展示,这样就可以吸引人,盘活公园。

  陈鹏认为,泉州对当地历史名人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因李贽故居距离现金山公园较近,他曾建议,在公园内竖立李贽雕像或群雕介绍他的故事,“名字就叫李贽公园,还可以提升泉州的知名度”。

  陈鹏和唐宏杰都认为,公园建设上,从公园的命名、大门以及园内的建筑、活动,都应该体现相关的历史元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中日韩三城签署友好合作城市协定 “文都”交流不落幕
下一条:泉州文兴宫神明赴台巡香 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到场欢迎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