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东升社区民俗表演队盼年轻血液加入 跟着阿婆来跳舞

2014-11-07 09:12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1月7日讯 “看夕阳啊,看夕阳,看得夕阳悄然入梦乡……”昨天上午,一首《陪我一起看夕阳》欢快的歌曲,从东升社区人口文化园传出来,一群身着红裳的阿姨伴着音乐,跳起美丽的舞步,厝边们都被她们的舞蹈吸引来。大家都知道,她们是由社区计生协会会员组成的,老人民俗表演队,从1996年成立至今,已有18年。这支老人民俗表演队,在泉州也是小有名气的,许多地方的人都来邀请她们去表演。

社区里的表演队,她们希望有年轻人加入

社区里的表演队,她们希望有年轻人加入

  起初,这支老人民俗表演队,是在公园锻炼的二十几个老人,她们是自发组织起来的。73岁的队长庄美玲回忆,她们都是纯粹爱好表演,才走到一起。最早,她们在东湖公园锻炼,大家就是跳舞、唱戏自娱自乐。1996年11月,她们就在东升社区成立民俗表演队。刚开始,大伙是一边看碟片,一边在陈淑珍阿姨辅导下,一点一点学习各种表演的。陈淑珍阿姨是队里的导演兼监制,以前,她曾是泉州木偶剧团成员,对戏曲表演很拿手。在陈阿姨的教导下,大家慢慢排练出大鼓凉伞、台湾小戏、提线木偶等。如今,只要音乐一响,她们都能信手拈来,表演得精彩绝伦。

  “最出彩的是,2007年泉州农运会开幕式,我们表演大鼓凉伞舞蹈,一炮就打红了。”说起7年前的经过,庄美玲阿姨兴奋地竖起大拇指。她记得,当初,以她们民俗表演队的二十几个老人为主,她们又联系来80多人,组成了100人的大鼓凉伞队,表演起来气势磅礴,舞蹈的声音让整个体育馆的人都欢腾起来。

  “我们最得意的表演,是戏曲《如此孝子》,这是一出讲孝道的戏。”《如此孝子》这出戏,是陈淑珍阿姨,看了碟片里的《墙头记》改编而来的,讲的是两个不孝儿子不想扶养父亲,最后一个打金匠设计帮助了老人,让两个儿子能够尽心扶养老人。陈阿姨说,表演队现有的节目有几十个,她们说表演两三天都演不完,很多厝边还成了她们的粉丝,几乎每次有表演,都会赶到现场看。

  虽然大家都能歌善舞,但是,如今,表演队也遇到了烦恼。庄美玲阿姨说,表演队里,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的也有63岁了,二十几个队员平均年龄已有70岁左右,大家担心,没有年轻一点的人加入,今后,表演队的很多精彩节目会断掉。庄阿姨说,现在,四五十岁的很多人,平常大多去跳广场舞、交谊舞,很少有人能专心来学传统的民俗表演。庄阿姨盼着,要是有年纪稍年轻一点,即使是四五十岁也可以,只要喜欢传统戏曲、民俗表演,都欢迎来参加东升社区老人民俗表演队,“如果有人喜欢,愿意来学,我们一定把这几十年学的表演,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海都厝边记者 林继学 吕波 通讯员 吴雅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九旬陈阿婆独自一人太寂寞 盼热心人陪她话仙
下一条:邻居家着火殃及自己公寓 吓跑租客损失谁来担?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