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社区书屋遍地开花 大部分门庭冷落是为何?
失败样本
几个月无人借书 社区书屋成摆设
法石社区书屋占地约五六十平方米,位于社区居委会办公楼一楼,有3个书架,里面的书籍种类还比较多,囊括了小说、文学著作、历史典籍、工具书等,但书籍都有点老旧,约有1000本。
1996年,法石社区就建了书屋。70岁的温太平,是2006年接手书屋管理的,他记得清楚,那时,还有一些中老年人来看书、借书。但是,这几年,看书、借书的人越来越少,老温说,经常一个月没人来借一本书,“最近一次借书,还是暑假的时候,两名大学生借的。”
法石社区的工作人员小何说,他们社区书屋完全由社区自主建设,每年还会自费添置一些新书,但确实极少有人会到社区书屋来借阅。“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人都会使用网络,找书看书都比以前更加方便,想看书只要在家里上网就可以了。”
对于社区书屋的冷清,小何表示社区并没有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要想看书,到哪里都一样。”小何认为,从社区的角度出发,社区提倡居民多看书、多学习,但是形式上不一定要去强调让居民到社区书屋,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
总结
社区书屋使用率堪忧
泉州市图书馆馆长许兆恺介绍,为了扶持社区书屋的发展,营造居民更好的阅读氛围,2003年前后,当时的文化局在大泉州范围内的社区、农村,设了10个社区、农家书屋,给社区、农村一批图书,还设了书柜。其中,丰泽社区、圣湖社区和少林社区3个社区的书屋,就是这10个点中的3个。
而到了2007年,文化部推广社区、农家书屋时,泉州市文广新局也将面铺开,至2012年,整个泉州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4000万元,新建、改造村级农家书屋2059家,社区农家书屋290家,共计达2349家。
然而,短短几年间,遍地开花的社区书屋,至今,却几乎无人问津。记者走访调查时发现,泉州中心市区的多数社区书屋与法石社区有同样的遭遇,现在,几乎都没人去看书、借书,遍地开花的社区书屋,很不受待见。
鲤城区海滨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直言,在海滨街道,除了金山社区之外,其他的书屋基本都没人光顾。他估计,全市9成以上的社区书屋都是摆设。
【困局】
社区书屋门庭冷落,是不是因为现在看书的人少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据泉州市图书馆许馆长许兆恺介绍,据该图书馆统计,目前在泉州中心市区,市民阅读纸质图书的意愿正在不断增长,在泉州市图书馆借阅纸本的人数每年依然有10%-20%的数量在增长,据市民阅读纸质书籍的需求不会比电子书籍来的低。
缺资金 图书无法及时更新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疑惑就是,社区书屋面对的资金问题,“没有钱,社区书屋要怎么运行?”无论是社区书屋的场地、书籍、管理人员,没有哪一个方面不需要钱,哪个环节缺少了资金,社区书屋都难以运作起来。
许馆长认为,图书没有更新,自然对看书人、借书人的吸引力就降低。另外,他觉得,由于没有专门的资金,虽然有些社区自己出钱买书,但是,更新的图书量也是很有限的。
没有了经费,社区书屋几乎成了无水之源。东湖街道一个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也曾几次试图组织群众来捐书,但是,捐过几次之后,很多群众兴趣降低了,再次发起捐书时,参加的人就少了。“而且,群众捐的书多数是文学书,有不少跟书屋现有的书重复,依然没能使书的种类增加。”
无场地 无独立阅读空间
走访中,记者发现,多数社区书屋,都设在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里面,很多都得从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大门进去,才能到达书屋。
金山社区书记钱建国认为,“跟居委会、老人活动中心设在一块,不仅借书、看书不方便,而且来居委会办事、到老人活动中心聊天的人,都会影响到书屋的安静。”
社区书屋需要一个安静和独立的环境,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肖北婴也非常认同,他认为,一个整洁、安静的环境,对于读书的人来说很重要,“要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多人都无法静心读书。”他觉得,社区书屋应有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夹杂在居委会或者老人活动中心里面。
缺人手 书屋管理不专业
“无论书屋或是书店,从图书的采购、整理、排放,都是非常讲究的,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做。”闽南书局的创始人、悠斋(厦门)文化发展公司创始人吴越,曾经是泉州华荣书屋、刺桐花书城的主要负责人,有很丰富的图书管理经验。吴越分析,像美国的很多社区图书馆都做得很出色,其中,除了有很多大企业常年资金注入、书籍捐赠以外,更重要的是背后有一些基金会在帮忙运营、管理,而这些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很专业,有很丰富的图书管理经验。
相比之下,目前,泉州9成以上的社区书屋,都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兼职来做。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平常,基本难得有时间到社区书屋去整理图书。
而书屋的开放时间,也都是跟随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恰恰这段时间跟多数居民的上下班时间是重叠的。“我们下班了,书屋也跟着关门,居民想借书也没有时间。”东湖街道一个社区工作人员直言,书屋除了暑假有孩子去看书,平常除了上级检查,基本都没人去看书。(海都记者 林继学 张帆 谢明飞 实习生 王伟森 杨婉琼 文/图)
相关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